清幽蔡氏业,潇洒野人庄。
树郁斜晖色,风浮细草香。
高原宜黍稷,古渡下牛羊。
日暮闲凝睇,微波接渺茫。
清幽蔡氏业,潇洒野人庄。
树郁斜晖色,风浮细草香。
高原宜黍稷,古渡下牛羊。
日暮闲凝睇,微波接渺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画卷。首句“清幽蔡氏业,潇洒野人庄”以“清幽”和“潇洒”两词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自在闲适的氛围,蔡氏业与野人庄并提,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也暗示了诗中人物的隐逸情怀。
接着,“树郁斜晖色,风浮细草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下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以及微风吹过草地时散发出的清香,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高原宜黍稷,古渡下牛羊”则转向对土地与动物的描写,高原上适宜种植黍稷等作物,古渡边则有牛羊悠闲地吃草或饮水,这一场景既体现了农耕文明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
最后,“日暮闲凝睇,微波接渺茫”以日落为背景,诗人站在高处,凝视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天际相连,显得辽阔而深远。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大自然无尽美景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仰。
夜闻檐雨忆年时,亦复思君近寄诗。
开卷忽来同此作,信知神合但形离。
镜天露洗,荡仁风,满县正开桃李。
无讼堂深晴昼永,帘卷鹅山浓翠。
吏散棠阴,鸟啼花散,箫鼓弦歌地。
印封碧藓,笑谈无限清致。
佳会正属悬弧,十分蕉叶,共祝千秋岁。
道骨仙风元自有,功业人间游戏。
名覆金瓯,班联玉笋,行庆风云会。
莲舟容与,此时归继仙裔。
晚色沈沈,雨声寂莫,夜寒初冻云头。
晓来阶砌,一捻冷光浮。
目断江天霭霭,低迷映、绿竹修修。
多才客,高吟柳絮,还更上层楼。
烹茶,新试水,人间清楚,物外遨游。
胜似他、销金暖帐情柔。
细看流风回舞,终日价、浅酌轻讴。
醺醺地,美人翻曲,消尽古今愁。
淡烟轻霭濛濛,望中乍歇凝晴昼。
才惊一霎催花,还又随风过了。
清带梨梢,晕含桃脸,添春多少。
向海棠点点,香红染遍,分明是、胭脂透。
无奈芳心滴碎,阻游人、踏青携手。
檐头线断,空中丝乱,才晴却又。
帘幕闲垂处,轻风送、一番寒峭。
正留君不住,潇潇更下黄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