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春泛镜湖》
《早春泛镜湖》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古风

漾舟喜湖广,湖广趣非一。

愉目野载芜,清心山更出。

孤烟昼藏火,薄暮朝开日。

但爱春光迟,不觉舟行疾。

归雁空间尽,流莺花际失。

远情自此多,景霁风物和。

芦人收晚钓,棹女弄春歌。

野外寒事少,湖间芳意多。

杂花同烂熳,暄柳日逶迤。

为客顿逢此,于思柰若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镜湖的早春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漾舟喜湖广”便奠定了愉悦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湖面泛舟的喜悦之情。接下来的“湖广趣非一”,则暗示了湖广地区景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愉目野载芜,清心山更出。”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心灵的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野草繁茂,山色清幽,给人心灵以宁静和平和。接着,“孤烟昼藏火,薄暮朝开日。”描绘了日间与夜晚的不同景象,孤烟在白天隐藏在火光之中,而到了傍晚,太阳再次升起,展现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和谐。

“但爱春光迟,不觉舟行疾。”诗人沉浸在春光中,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享受着舟行的缓慢与悠闲。接下来的“归雁空间尽,流莺花际失。”则通过归雁和流莺的消失,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远情自此多,景霁风物和。”随着情感的深化,诗人的情感也变得更加丰富,同时,晴朗的天气使得周围的景物更加和谐美好。最后,“芦人收晚钓,棹女弄春歌。”描绘了湖边渔人收竿和女子唱春歌的场景,增添了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

“野外寒事少,湖间芳意多。”野外的寒冷事物较少,湖间的春意却十分浓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最后,“杂花同烂熳,暄柳日逶迤。”百花盛开,柳树随风摇曳,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镜湖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挽南坡章知县章运使子家则堂志

丰碑二绝照新阡,节义成名得象贤。

善政人能书宰邑,宽恩民尚诵公田。

家翁不负心传印,冢嗣能忘手泽编。

仕学一生行未了,后来好为拂青毡。

(0)

月下看白莲·其一

藕花呈素质,兔魄散清光。

我试平章看,嫦娥伴六郎。

(0)

送罗汉臣

向曾平步上仙鳌,拂袖归来气尚豪。

自有西山堪拄笏,不妨右手且持螯。

凌云载酒浑如梦,泛雪回舟也自高。

顾我馀生复何事,闭门三径削蓬蒿。

(0)

戚子云袖诗见过且笃叙先祭酒与先人同朝之雅意甚古用韵为谢

白发祭酒公,仪刑古君子。

多士所共敬,岂独桑与梓。

吾翁幸同朝,辇路时并辔。

流风日以邈,追慨徒倚徙。

子云笃世谊,朅来自槜李。

念我一破庐,落落荒城址。

遗以五朵云,置之五云里。

我是老祠官,未忘镜湖水。

握手更细论,书味渊以旨。

嘉问有青衿,十载诗千纸。

(0)

和程渔庄救燕

燕巢屹高垒,蛇行危折罄。

不虞猝见侵,怪事发轩屏。

黄口养渐大,紫翮翻相映。

雌雄力难护,吞噬气方盛。

岂不避戊己,天意特未定。

主人勇赴救,为惠固当竟。

蜿蜒堕尺箠,折首甘所迎。

古人致阴类,嗜好用其性。

此族遭炮燔,往往多夭横。

人固异于物,纵暴胡忍听。

试看自古来,善者终必胜。

羿殒莽亦屠,曾莫保躯命。

报应各以类,岂不信可證。

驱而放之菹,是乃三代政。

姑用柳子言,锄吾草莱径。

(0)

五月初二日闻祁门县四月二十七日大水没鼓楼蛟龙斗争溺死者多休宁县江潭等处亦多漂溺

今岁知何处,天刑亦惨哉。

潢池犹未静,洚水复为灾。

民叛非无说,官贪有自来。

祁门郑龙斗,此祸又谁胎。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