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一郡雨不足,稻畦土坚不入谷。
城中赤日风吹沙,老鸦衔火烧竹屋。
百尺长绳抽井底,井中泥滓多于水。
潭边龙祠悬纸钱,谁令霹雳惊龙眠。
齐安一郡雨不足,稻畦土坚不入谷。
城中赤日风吹沙,老鸦衔火烧竹屋。
百尺长绳抽井底,井中泥滓多于水。
潭边龙祠悬纸钱,谁令霹雳惊龙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和荒凉的景象,反映出当时农村因久旱无雨而出现的困境。开篇“齐安一郡雨不足,稻畦土坚不入谷”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整个齐安地区久雨不至,导致稻田里的土变得坚硬,种植的谷物无法生长。
接下来的“城中赤日风吹沙,老鸦衔火烧竹屋”则形象地描绘出干旱之下的荒凉景象。红色的太阳高悬,狂风卷起尘沙,老鸦(即乌鸦)衔着火焰去燃烧竹屋,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刻画,也隐含了社会动荡不安的氛围。
“百尺长绳抽井底,井中泥滓多于水”两句,则展示了人们寻找水源的艰难。连用百尺长绳都无法汲取到足够的清水,只能得到多泥少水的井底之水,这是对干旱环境下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刻描写。
最后,“潭边龙祠悬纸钱,谁令霹雳惊龙眠”则透露出一种迷信色彩。诗人提到在潭边有供奉龙神的地方,人们挂着纸制的金钱来求雨,但突如其来的雷鸣却惊扰了龙神的沉睡。这不仅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也表达了诗人对干旱天气的无奈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对干旱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苦难深切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
五府辟书如齧铁,八关炙手能令热。
山梅何苦要先春,清艳更多终欠叶。
贵游结欢过美酒,不问贤愚皆可口。
秕糠簸扬在米前,鸡口差池落牛后。
乃翁活计真么么,欲挂冠缨犹未果。
一岁山行今解火,百巧百穷无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