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儿无食偷邻桑,主人杀儿尸道傍。
母兄知儿死不直,行哭吞声空叹息。
生重于桑亦易明,何为以身邀所轻。
没身毫釐易其死,世上谁非窃桑子。
饥儿无食偷邻桑,主人杀儿尸道傍。
母兄知儿死不直,行哭吞声空叹息。
生重于桑亦易明,何为以身邀所轻。
没身毫釐易其死,世上谁非窃桑子。
这是一首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困境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弱势群体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诗中的饥饿儿童被迫偷摘邻家桑叶为食,却因此遭到主人残酷杀害,尸体就此抛尸路边。母兄对于孩子的非正常死亡感到悲痛,不敢高声哭泣,只能压抑着声音进行哀叹。
诗人通过“生重于桑亦易明”一句,指出了生命远比桑叶更为珍贵,却在现实中被轻视至极。接下来的“何为以身邀所轻”则是在质问,为何人们会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如此微不足道的东西。
最后两句“没身毫釐易其死,世上谁非窃桑子”,诗人深刻揭示了在贫困和压迫之下,人们为了生存所做出的无奈选择几乎是普遍现象。这里的“窃桑子”暗喻那些被迫去偷取微小价值物品的人们,他们的行为虽然不为社会所容,但却是出于对生存权利的挣扎。
诗歌通过对悲惨事件的刻画,展现了底层人民在饥饿、贫困和死亡线上挣扎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与不公。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于这类事件深切的同情以及对于社会改革的迫切呼吁。
我有一双眼,光可照明烛。
我有一寸肠,时复漱醽醁。
我有两垂鬓,与君相映绿。
我有一双脚,比君非不足。
眼能别妍丑,肠不虑荣辱。
须鬓每自怜,足力能相逐。
一一将比君,未便遽惭恧。
胡为被君轻,污田对寒玉。
君如邀我游,我亦知所以。
朝出任意游,暮归同倒屣。
况此郊野间,远近在一视。
东抵东家田,绕溪六七里。
北向关外行,五里见淮水。
我家园在西,鸣泉到清耳。
南郊野叟村,殷勤种桃李。
大抵浩荡处,潇洒异城市。
春云乍为锦,馀霞忽成绮。
兴来思暂息,极目无涯涘。
两眼极恣横,性情始欢喜。
归来看君诗,陈馈铺八簋。
罗列水陆珍,咀啖尽日美。
我亦强自吟,合处粗相似。
醉时所经历,醉后诗在纸。
连粘动成卷,持行不羞耻。
以此不畏君,请君亮肝肺。
晴来拟出游,唤我为君起。
《我有一双眼赠徐氏仿老徐体仆近与思远赓和颇自言老有拒徐出游意恐以仆为真老也故有此作》【宋·王洋】我有一双眼,光可照明烛。我有一寸肠,时复漱醽醁。我有两垂鬓,与君相映绿。我有一双脚,比君非不足。眼能别妍丑,肠不虑荣辱。须鬓每自怜,足力能相逐。一一将比君,未便遽惭恧。胡为被君轻,污田对寒玉。君如邀我游,我亦知所以。朝出任意游,暮归同倒屣。况此郊野间,远近在一视。东抵东家田,绕溪六七里。北向关外行,五里见淮水。我家园在西,鸣泉到清耳。南郊野叟村,殷勤种桃李。大抵浩荡处,潇洒异城市。春云乍为锦,馀霞忽成绮。兴来思暂息,极目无涯涘。两眼极恣横,性情始欢喜。归来看君诗,陈馈铺八簋。罗列水陆珍,咀啖尽日美。我亦强自吟,合处粗相似。醉时所经历,醉后诗在纸。连粘动成卷,持行不羞耻。以此不畏君,请君亮肝肺。晴来拟出游,唤我为君起。
https://shici.929r.com/shici/TMWU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