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大觉寺三首·其二》
《游大觉寺三首·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隔樾钟鸣里,上方觌面呈。

夏深寒柏色,雨后壮泉声。

巢已非鸠拙,僧如逼鹤清。

偶来涤尘虑,谁解悟无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觉寺的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环境的静谧与庄严,以及作者内心的感悟。

首句“隔樾钟鸣里”,以钟声作为背景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隔樾”二字暗示了寺庙与外界的界限,强化了这一意境。接着,“上方觌面呈”一句,点明了作者所见之景的直接呈现,仿佛是上方世界的真实展现,充满了神秘与神圣感。

“夏深寒柏色,雨后壮泉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夏日的深沉与寒柏的苍翠,以及雨后的清泉声交织在一起,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活力。寒柏虽在夏季仍保持其苍翠之色,象征着生命力的不息;而雨后的泉水声,则是自然界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巢已非鸠拙,僧如逼鹤清”两句,通过对比和比喻,赞美了僧人的清高与脱俗。这里将巢穴不再适合鸠鸟居住,比喻为僧人不再满足于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将僧人比作逼迫的鹤,强调了他们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如同鹤一般高洁。

最后,“偶来涤尘虑,谁解悟无生”表达了作者偶然来访,却能在此洗涤心灵尘埃,寻求精神上的净化与解脱。这里的“无生”并非指生命不存在,而是佛教中的一种哲学概念,意指超越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状态。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向往,以及在大觉寺中获得的心灵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觉寺环境的描绘和作者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宁静、超脱与智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自由与心灵净化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满江红.自嘲

彩笔干霄,记天上、琼楼绮殿。

十载事、茫茫身世,惊风漂电。

叔子不如铜雀伎,眼睛顿作琉璃变。

只三钱、买个吕洞宾,神仙贱。谈游览,情无倦。

论修纂,名还擅。下方休笑我,秃毫枯砚。

南阮风流今不乏,山楼天与开荒宴。

正一时、竿上晒秋裈,人看遍。

(0)

扑蝴蝶.怀远

雨丝风片,遮断朱楼路。飞来小艇,摇从空翠去。

天仙姝丽如花,隔却窗帘烟雾。沈沈不闻人语。

春无主。阿谁更向,黄篾篷边独延伫。

天连水碧,焉知天尽处。

缤纷杜若兰荪,穷望苍苍极浦。依稀九霄钟鼓。

(0)

浣溪纱.冤家

碧树阴中小画楼。可胜生硬不胜柔。

不是冤家不并头。长遇长游也不愁。

冤家见了自句留。依郎冤尽不能休。

(0)

庆春宫

环堵三间,东西相向,读书静坐都适。

邺架图书,欧斋钟鼎,米船书画环集。

兴阑神倦,又清对、蒲团即栗。

古今逆旅,天地蘧庐,有斯安宅。个中妙处难言。

从有观无,以儒参佛。

排日工夫,按时蚤暮,兼或抡流双只。

此乡终老,算吾辈、区区愿毕。

空山寂寞,更进竿头,两途归一。

(0)

凤归云

记少小、竹马鸠车,泥龙瓦狗,相共嬉游,有个青衣,短发垂肩、外家娇婢。

向红楼上、同捉迷藏,同猜春谜。

奈岁华、一去如逝水。早又绿叶成阴,鬓丝憔悴。

更可叹、青犊横行,红羊惨觏。

多少旧家,一例沙虫,碧玉寒微,绿珠高节、死随夫婿。

算蓬门内,有此贞萋,生光彤史。

只童稚、旧事不堪记。未免吊凤伤心,忆云挥涕。

(0)

六丑.孙坦夫招饮女史澹容家分赋

转瓣莲巷左,见梵字、粉红墙角。

恰直个侬,晓妆匀面药。花冠喔喔。

正蝉窗象格,西风轻飐,有碧桐花落。

亵纨秀鬋工调谑。

人是双文,艺精六博,种种玉纤花弱。

喜宿酲微析,春心犹恶。酒狂如昨。但人生行乐。

此际秋娘,最怜轻薄。

樽前况有韩嫣,碧云天偷擪,鸾箫低学。

更主是、多才孙绰。

平康巷、膝席分曹,满座雄谈马槊。

嘱金吾、莫收更钥。别来时、斜倚朱阑口,偶然思著。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