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构蜗居后院偏,微风窗纸代鸣弦。
如花心借晨杯养,似水衾邀夜烛怜。
敝袖粉痕曾媚蝶,故乡桑节正啼鹃。
穷生未扫尘沙债,辜负香蘼又一年。
小构蜗居后院偏,微风窗纸代鸣弦。
如花心借晨杯养,似水衾邀夜烛怜。
敝袖粉痕曾媚蝶,故乡桑节正啼鹃。
穷生未扫尘沙债,辜负香蘼又一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蜗居中的细腻情感与生活感触。首联“小构蜗居后院偏,微风窗纸代鸣弦”以“蜗居”喻指简陋的住所,通过微风轻拂窗纸的声音,巧妙地替代了琴弦的鸣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颔联“如花心借晨杯养,似水衾邀夜烛怜”运用比喻手法,将内心比作花朵,需要清晨的酒杯来滋养;将被褥比作流水,夜晚的烛光则给予它温柔的陪伴。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微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颈联“敝袖粉痕曾媚蝶,故乡桑节正啼鹃”中,“敝袖”象征着贫困,“粉痕”可能是指袖子上的污渍或斑点,这里暗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蝴蝶的“媚”字,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美的向往。“故乡桑节正啼鹃”则通过杜鹃鸟的啼叫,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尾联“穷生未扫尘沙债,辜负香蘼又一年”揭示了诗人的现实困境与内心的挣扎。面对生活的艰辛,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摆脱困境,时间流逝,又是一年过去,充满了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