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屋食不足,扁舟乐有余。
北风如解意,寄我常相思。
残屋食不足,扁舟乐有余。
北风如解意,寄我常相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的《怀绪山》。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简陋居所,食物匮乏,却在小舟上找到了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北风似乎理解他的心意,不断地传递着他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贫富、自然与人心的关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胸怀和对山水的深情。"残屋食不足,扁舟乐有余"两句,鲜明地对比了物质生活的匮乏与精神世界的富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而"北风如解意,寄我常相思"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然界的风人格化,赋予其传递思念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丝丝脆柳。袅破淡烟依旧。
向落日秋山影里,还喜花枝未瘦。
苦雨重阳挨过了,亏耐到、小春时候。
知今夜、蘸微霜,蝶去自垂首。
生受,新寒浸骨,病来还又。
可是我、双卿薄倖,撇你黄昏静后。
月冷阑干人不寐,镇几夜、未松金扣。
枉辜却、开向贫家,愁处欲浇无酒。
花径尘封,苔枝玉瘦,东风啼遍红鹃。
有芳魂缥缈,来吊春妍。
听彻江城细雨,心酸透、有泪无言。
难留住、香消粉褪,薄命如烟。凄然。
美人去远,便梦到罗浮,蝶也无缘。
只萧条纸帐,依约当年。
添尽相思一缕,凭栏处、处处生怜。
还痴想,佩环来也,月下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