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潭百尺众流钟,下瞰深崖一脉通。
胜槩应从天地辟,人间风景迥难同。
幽潭百尺众流钟,下瞰深崖一脉通。
胜槩应从天地辟,人间风景迥难同。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幽静的潭水景象,诗人以“幽潭百尺众流钟”开篇,巧妙地将潭水的深度与众多水流汇聚的壮观景象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宏大又神秘的氛围。接着,“下瞰深崖一脉通”一句,通过俯瞰的角度,展现了潭水与深崖之间的连通,进一步强调了潭水的深远与不凡。
“胜槩应从天地辟”一句,诗人运用了“胜槩”这一词汇,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叹,认为这种美景是天地开辟之初就存在的,暗示了此景之独特与珍贵。最后,“人间风景迥难同”则点明了此景与世间其他风景的不同之处,强调了其独一无二的特质。
整首诗通过对潭水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通过对比天地间的广阔与人间风景的独特性,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
岂如今睿哲,迈古独光前。
声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
锵洋鸣玉佩,灼烁耀金蝉。
淑景辉雕辇,高旌扬翠烟。
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
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
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
驽骀诚龌龊,市者何其稠。
力小若易制,价微良易酬。
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
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馀。
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
牵驱入市门,行者不为留。
借问价几何,黄金比嵩丘。
借问行几何,咫尺视九州。
饥食玉山禾,渴饮醴泉流。
问谁能为御,旷世不可求。
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
王良执其辔,造父挟其辀。
因言天外事,茫惚使人愁。
驽骀谓骐骥,饿死余尔羞。
有能必见用,有德必见收。
孰云时与命,通塞皆自由。
骐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人皆劣骐骥,共以驽骀优。
喟余独兴叹,才命不同谋。
寄诗同心子,为我商声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