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
岂如今睿哲,迈古独光前。
声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
锵洋鸣玉佩,灼烁耀金蝉。
淑景辉雕辇,高旌扬翠烟。
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
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
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
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
岂如今睿哲,迈古独光前。
声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
锵洋鸣玉佩,灼烁耀金蝉。
淑景辉雕辇,高旌扬翠烟。
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
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
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
这首诗是魏徵在隋末唐初所作,名为《奉和正日临朝应诏》。诗中描绘了一场盛大的朝会景象,以及对君主的颂扬之词。
“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这里设想了一个宏伟的场面,百官侍立在宫殿之后,万国来宾聚集于涂山。这两句开篇便展现了朝廷的威严与对外的影响力。
“岂如今睿哲,迈古独光前。”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君主智慧和德行的赞美,将其置于历史之巅,超越古代圣明之君。
接下来的“声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则进一步强调了君主教化与影响力之广泛,声称君主的教诲如潮水般遍布四海,而朝廷的宗族血脉犹如江河,源远流长。
“锵洋鸣玉佩,灼烁耀金蝉”一联中,通过对宫廷装饰和音乐的描写,展示了朝会的奢华与祥瑞之气。玉佩鸣响、金蝉闪耀,都象征着君主权力的璀璨。
“淑景辉雕辇,高旌扬翠烟”两句则是对车驾和旗帜的描绘,雕辇(古代帝王所乘的华丽车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高举的旗帜飘扬着翠绿色的烟霭,都表现了君主威仪与朝廷的盛况。
“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一联中,“庭实超王会”表明这次朝会的规模超过了古代著名的王者之会,而“广乐盛钧天”则强调了朝会上的音乐与欢乐达到了极致,宛如天上。
最后,“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诗人表达了对这场盛会的喜悦,以及对君主永享安泰的祝福之情。通过“东日户”和“南风篇”的提及,诗人展现了对朝廷文化与文学艺术的赞美,而“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则是对皇权永续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朝会壮观、君主英明和影响力广泛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稳定与文化繁荣的肯定,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忠诚与政治态度。
弱龄学六书,钦君契斯籀。
虽云糟粕去,亦取芳润漱。
畴昔十数公,一一驰文囿。
夹毂问君家,飞盖相先后。
闻见溯渊源,师资證纰缪。
削垩安郢容,中微专羿彀。
丹青功莫展,刀笔技聊奏。
世运沦荆榛,晨星鲜耆旧。
雷鸣皆瓦釜,相类成裸祝。
嗟君遵雅途,抱璞匪云售。
搴霞雕棐案,览月吟圭窦。
慨叹念曩踪,殷勤重今遘。
玉麈清言挥,霜钟大音叩。
共阐名山秘,振衣跻岣嵝。
露不择狭斜室,疲不策果下骀。
果下岂难驱,下流每见推。
指远跻北地,厉驾肃舆台。
耳乱幽崖风,目惊腐草埃。
昆疑搏猛虎,子勋弃黄能。
惫流聚渔罟,诡野多猎媒。
援涕不胜言,去去陟崔嵬。
高步应龙俱,长啸鸣凤谐。
吾生既自惜,不乐睹所哀。
如彼千仞桐,何为才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