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西北驰,倒卷碧玉环。
岳灵秘雄丽,势欲藏三山。
初从谷口入,两崦争孱颜。
渐疑下地底,细路深屈盘。
仰视觉天窄,石井攒峰峦。
陆海沙劫开,突兀仁王坛。
桐鲸吼西风,栋宇横高寒。
石龙喷清泉,洒落几案间。
修竹扫山色,莹绿穿云根。
丹凤饥不来,寂寞青琅玕。
上方在天上,下视无尘寰。
空霏锁霜树,翠锦蒙朱殷。
西日回清辉,轻金满烟鬟。
何时脱世网,挂席高盘桓。
静境求初心,滞虑驱万端。
向晚苍烟合,更欲穷跻攀。
路断不得前,矫首重一看。
岱宗西北驰,倒卷碧玉环。
岳灵秘雄丽,势欲藏三山。
初从谷口入,两崦争孱颜。
渐疑下地底,细路深屈盘。
仰视觉天窄,石井攒峰峦。
陆海沙劫开,突兀仁王坛。
桐鲸吼西风,栋宇横高寒。
石龙喷清泉,洒落几案间。
修竹扫山色,莹绿穿云根。
丹凤饥不来,寂寞青琅玕。
上方在天上,下视无尘寰。
空霏锁霜树,翠锦蒙朱殷。
西日回清辉,轻金满烟鬟。
何时脱世网,挂席高盘桓。
静境求初心,滞虑驱万端。
向晚苍烟合,更欲穷跻攀。
路断不得前,矫首重一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灵岩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诗中以“岱宗”起笔,借以形容灵岩寺所在山峰的雄伟壮观,仿佛是泰山的西北延伸,倒卷出一道碧玉般的环形山脉。接着,诗人通过“岳灵秘雄丽,势欲藏三山”,进一步强调了灵岩寺所在山峰的神秘与壮丽,似乎连传说中的三座仙山都想要隐匿其中。
进入山谷,诗人描述了山路的曲折盘旋,以及仰望天空时感受到的狭窄与石井般密集的山峰。这一段描绘了自然景观的险峻与独特,同时也暗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艰难与挑战。
接下来,诗人通过“陆海沙劫开,突兀仁王坛”等句,将自然景观与宗教信仰相结合,赋予了灵岩寺及其周围环境以神圣的色彩。他描绘了西风中桐鲸的吼声,以及寺庙建筑在高寒中的挺立,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文明和谐共存的画面。
诗中还提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如“石龙喷清泉,洒落几案间”,以及“修竹扫山色,莹绿穿云根”,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同时,诗人通过“丹凤饥不来,寂寞青琅玕”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孤独感。
最后,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下方的世界,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由。他想象着自己能够摆脱世间束缚,乘船在高山上盘桓,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灵岩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过往长逢日色稀,雪花如掌扑行衣。
岭头却望人来处,特地身疑是鸟飞。
赤帝收三杰,黄轩举二臣。
由来丞相重,分掌国之钧。
我有握中璧,双飞席上珍。
子房推道要,仲子讶风神。
复辍台衡老,将为调护人。
鹓鸾同拜日,车骑拥行尘。
乐聚南宫宴,觞连北斗醇。
俾予成百揆,垂拱问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