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一览慰相思,十八年来鬓似丝。
料得山灵犹识我,今朝绝顶又题诗。
江天一览慰相思,十八年来鬓似丝。
料得山灵犹识我,今朝绝顶又题诗。
此诗《金山寺题壁》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寥寥数语,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江天一览慰相思”,开篇即以辽阔的江天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朋或故人的深深思念。江水悠悠,天际相连,这份广阔的自然景象仿佛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给予他心灵上的慰藉。
“十八年来鬓似丝”,接着诗人以自己年华的流逝作为时间的见证,鬓发如丝,岁月无情。这句不仅写出了诗人外貌的老去,也暗含了对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感慨。
“料得山灵犹识我”,在经历了十八年的变迁后,诗人想象着山川草木、自然界的灵性依然能够识得他的归来。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和情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今朝绝顶又题诗”,最后,诗人选择在金山寺的绝顶之上,再次题写诗句。这一行为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继续探索和创作的承诺。站在高处,题诗于壁,既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肯定,也是对自然美景的礼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独特感悟,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白云飞尚低,清露泫犹早。
风来亦依微,浊暑焉得扫?
客堂虚四楹,洒水恨枯槁。
喜兹宵漏初,露坐散襟抱。
河明带飞观,月白通驰道。
顾眄尘虑销,瓶泉谢频倒。
恨无同声人,诗义与探讨。
踟蹰拂方床,归卧梦亦好。
铜盘腻蜡红阑珊,屏风匼闸银交关。
四更缺月未欲落,门外马嘶何处郎。
问郎微行夜何昏,出帘逢迎欢相闻。
轻衫薄袖欲成梦,星波回荡痴如云。
促坐微寒亲手奉,香熏罗荐春无缝。
擘石研丹不算情,一夜雏龙忆幺凤。
屈戌铜钩鹦鹉啼,繁声暗恨须臾期。
可怜月落郎又去,被酒出门闻马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