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露坐偶作》
《秋夜露坐偶作》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白云飞尚低,清露泫犹早。

风来亦依微,浊暑焉得扫?

客堂虚四楹,洒水恨枯槁。

喜兹宵漏初,露坐散襟抱。

河明带飞观,月白通驰道。

顾眄尘虑销,瓶泉谢频倒。

恨无同声人,诗义与探讨。

踟蹰拂方床,归卧梦亦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露坐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邃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白云飞尚低,清露泫犹早”,以“白云”、“清露”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白云缓缓飘动,似乎还在低空徘徊;露珠在清晨的微光下闪烁,还未完全消散。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

接着,“风来亦依微,浊暑焉得扫?”描述了微风轻拂,驱散了夏日的炎热,让人心情舒畅。这里的“浊暑”不仅指炎热的天气,也隐喻着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扰,而“风来”则象征着解脱与清新的到来。

“客堂虚四楹,洒水恨枯槁。”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空旷的客堂中,洒水的声音回响,仿佛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慨。这里的“洒水”可能寓意着对生活的洗涤与净化,而“枯槁”则暗示了生命的疲惫与干涸。

“喜兹宵漏初,露坐散襟抱。”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初至的喜悦,以及在露水中坐下来放松心情的惬意。这不仅是身体上的休息,更是心灵的释放与解脱。

“河明带飞观,月白通驰道。”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河水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道路在月色中显得通透。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静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顾眄尘虑销,瓶泉谢频倒。”诗人回顾四周,所有的忧虑都随着夜色的降临而消失,瓶中的泉水不再频繁地倒出,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恨无同声人,诗义与探讨。”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分享他的感受和思考,共同探讨诗歌的意义,体现了他对交流与理解的渴望。

“踟蹰拂方床,归卧梦亦好。”诗人犹豫着拂过方床,准备回到床上休息,但即使在梦中,他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寄徐季益四首·其四

我已非青鬓,君今定白须。

田园稍治否,寝饭比佳无。

闻道为归计,何当出此涂。

相期一邂逅,得以话艰虞。

(0)

寄怀子进昆仲三首·其一

晚雨催寒著破裘,官梅应是动扬州。

相思不见苏门隐,好在当年玉局游。

拟向会稽探禹穴,却从吴会下扁舟。

不须幸甚门亡恙,翻到旧诗容我不。

(0)

偶成

落尽群芳未肯晴,重寻破褐尚寒生。

风轻檐庑频来燕,雨合林园未有莺。

慷慨董生悲不遇,萧条靖节赋閒情。

倚楼看镜徒增叹,散发采薇真是清。

(0)

笔答

拔毛知不免,受缚叹何穷。

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

愤然成臆对,老矣实头童。

醉素今安在,归真托此公。

(0)

真游觅唐德舆题诗不见有怀其人八首·其七

相从宁见乐,相别乃知悲。

况辱平生友,而坚晚岁期。

已醒临别酒,还读送行诗。

何况维舟处,苍然暮色时。

(0)

真游觅唐德舆题诗不见有怀其人八首·其八

去矣不为难,山长水又宽。

未曾摇短棹,已自失危栏。

厚意烦三友,相要下急滩。

虽然赊执手,顾免别辞酸。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