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长逢日色稀,雪花如掌扑行衣。
岭头却望人来处,特地身疑是鸟飞。
过往长逢日色稀,雪花如掌扑行衣。
岭头却望人来处,特地身疑是鸟飞。
此诗描绘了一幅雪中行者孤独等待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细刻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期待。
“过往长逢日色稀”一句,设定了一个时间和氛围,是在黄昏时分,当太阳渐渐西下,光线变得稀薄,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空间孤独的感觉。这里的“长逢”,指的是久别重逢之地,但此刻却是空寂一人。
接着,“雪花如掌扑行衣”一句,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是在一个飘雪纷飞的季节里,雪花大而且密,甚至能像扑打一样落在衣服上。这不仅渲染了寒冷与静谧,也通过“如掌”来形容雪花之大,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细节的观察与体验。
第三句“岭头却望人来处”,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期盼。他站在山岭之上,回头眺望着那些他所等待的人可能出现的地方。这里的“却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不舍。
最后,“特地身疑是鸟飞”一句,则是对前景的一种迷惘与幻想。当诗人站在高处眺望时,他甚至分不清自己是否在飞翔,还是只是错觉,如同那会飞的鸟儿一般。这种迷离感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情怀,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景、光影和自然动态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深远的情感与哲理,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与人生况味的佳作。
金粟蟠心玉作团,渊明千古寄高寒。
苦无嘉客同清赏,终日凭栏尽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