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留小诗命同赋》
《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留小诗命同赋》全文
宋 / 郭明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道人昔日来开山,山鬼悔泣门不关。

一时梵宇借岩麓,千载绝景归人间。

松萝郁勃树旌纛,水泉丁东鸣佩环。

两苏寂寞涪翁死,杖屦谁与同跻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ànguòyúnānxiàyánliúxiǎoshīmìngtóng
sòng / guōmíng

dàorénláikāishānshānguǐhuǐménguān

shífànjièyánqiānzǎijuéjǐngguīrénjiān

sōngluóshùjīngdàoshuǐquándīngdōngmíngpèihuán

liǎngwēngzhàngshuítóngpān

注释
道人:道士。
昔日:从前。
开山:开辟山林。
山鬼:山中的鬼怪。
悔泣:后悔哭泣。
门不关:不再关闭山门。
一时:暂时。
梵宇:寺庙。
岩麓:山脚。
绝景:美景。
归人间:落入人间。
松萝:松树和藤萝。
郁勃:茂盛。
树旌纛:如旗帜般繁茂。
水泉:泉水。
丁东:叮咚。
鸣佩环:如同佩环声。
寂寞:孤独。
涪翁:指苏轼。
死:逝去。
杖屦:手杖和鞋子。
谁与同跻攀:无人共游攀登。
翻译
从前的道士来开辟山林,山中的鬼怪后悔哭泣,不再关闭山门。
寺庙暂时借用山脚的土地,千年美景如今落入人间。
松树和藤萝茂盛如旗帜,泉水叮咚如同佩环声响起。
两位苏轼已逝去,涪翁孤独,无人再共游攀登。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山中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道人昔日来开山”暗示了山中的佛教修行传统,道人开辟山林,可能意味着寺庙的起源。接下来的“山鬼悔泣门不关”则以神话色彩,表达出山灵对佛法传播的敬畏和接纳。

“一时梵宇借岩麓”进一步描述了寺庙选址于山崖之下的情景,显示出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千载绝景归人间”强调了这一景色的珍贵和难得,历经千年才得以供世人欣赏。

“松萝郁勃树旌纛”运用比喻,将松树和藤萝比作旗帜,生动描绘了山间的生机盎然。“水泉丁东鸣佩环”则通过流水声,增添了山中宁静的禅意,仿佛能听到僧侣们的诵经声。

最后两句,“两苏寂寞涪翁死,杖屦谁与同跻攀”,诗人以两位文人苏轼和涪翁的孤独身影作结,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寂寥感。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作者介绍

郭明复
朝代:宋

郭明复,字中行,成都(今属四川)人。印子。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容斋三笔》卷六)。淳熙四年,入成都帅范成大幕。六年,召为敕令所删定官(《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五二)。尝知崇庆府。事见《吴船录》卷上。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已亥杂诗 28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0)

已亥杂诗 34

猛龙当年入海初,婆娑曾否有仓佉。
祇今旷劫重生后,尚识人间七体书。

(0)

已亥杂诗 41

子云识字似相如,记得前年隔巷居。
忙杀奚童传搨本,一行翠墨一封书。

(0)

已亥杂诗 42

夹袋搜罗海内空,人才毕竟恃宗工。
笥河寂寂覃谿死,此席今时定属公。

(0)

已亥杂诗 55

手校斜方百叶图,官书似此古今无。
只今绝学真成绝,册府苍凉六幕孤。

(0)

已亥杂诗 62

古人制字鬼神泣,后人识字百忧集。
我不畏鬼复不忧,灵文夜补秋灯碧。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