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缑仙学玉笙,紫筠管密制新成。
绮窗人静月明夜,能作箫台九凤声。
谁向缑仙学玉笙,紫筠管密制新成。
绮窗人静月明夜,能作箫台九凤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明亮,窗内人静。诗中的"缑仙"和"紫筠管"都是古代乐器的名称,而"玉笙"则是笙的一种美称。"密制新成"表明这些乐器或刚制作完成,或正在精心打造之中。"绮窗人静月明夜"则营造出一种安静宜人的夜晚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来烘托出一个适合演奏古典音乐的环境。
"能作箫台九凤声"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箫台"是指演奏箫的一种高台,"九凤声"则象征着最高级别的美妙乐音。在古代文化中,凤凰是一种神圣而优雅的鸟类,其声音常被用来形容最为和谐美好的音乐。
整首诗通过对器物的精细描写和夜晚宁静氛围的营造,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典音乐的热爱以及追求高雅艺术生活的情怀。
少年喜读书,晚悔昔草草。
迨今得书味,又恨身已老。
渊明非生面,稚岁识已早。
极知人更贤,未契诗独好。
尘中谈久睽,暇处目偶到。
故交了无改,乃似未见宝。
貌同觉神异,旧玩出新妙。
雕空那有痕,灭迹不须扫。
腹腴八珍初,天巧万象表。
向来心独苦,肤见欲幽讨。
寄谢颍滨翁,何谓淡且槁。
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
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
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
有曾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
昔才一人今三人,后者玉振前金声。
阿枢更有金玉阿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
清江五马来自东,三年一日一春风。
又闻一节唤归去,父老拦街遮不住。
唤它父老且细听,朝家也要好公卿。
父老莫与朝家争,打鼓发船催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