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云溪》
《归云溪》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九夏何知暑令行,轻风拂拂水泠泠。

只凭藜杖穿幽径,还喜蒲团憩小亭。

散诞竹边梳白发,徘徊江上诵黄庭。

人间无此清凉处,亦许儿童共乞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īyún
sòng / guōyìn

jiǔxiàzhīshǔlìngxíngqīngfēngshuǐlínglíng

zhīpíngzhàng穿chuānyōujìngháituánxiǎotíng

sàndànzhúbiānshūbáipáihuáijiāngshàngsònghuángtíng

rénjiānqīngliángchùértónggònglíng

注释
九夏:炎热的夏天。
暑令:暑气。
轻风:轻轻的风。
水泠泠:水面清冷的声音。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
幽径:幽深的小路。
蒲团:用蒲草编成的垫子。
小亭:小亭子。
散诞:悠闲自在。
白发:白发苍苍。
徘徊:来回走动。
黄庭:古代一部道家经典《黄庭经》。
清凉处:清凉之地。
儿童:孩子们。
乞灵:寻求帮助或庇护。
翻译
炎热的夏天哪里知道暑气来临,只有轻风轻轻吹过,水面发出清冷的声音。
我只依靠藜杖漫步在幽深的小径,更喜欢坐在蒲团上在小亭中休息。
在竹林边悠闲地梳理着白发,我在江边徘徊,朗诵着《黄庭经》。
在这人世间,再也找不到如此清凉的地方,或许我也能向孩子们分享这份宁静。
鉴赏

这首宋诗《归云溪》是郭印所作,描绘了夏日清幽的景象。首句“九夏何知暑令行”,以反问的方式表达诗人对炎热夏季的不知晓,仿佛在说即使酷暑难耐,他却沉浸在自然的清凉之中。接着,“轻风拂拂水泠泠”描绘了微风轻拂,流水潺潺的清凉画面,给人以宁静舒适之感。

“只凭藜杖穿幽径”写诗人手持藜杖,漫步在幽深的小路上,流露出闲适与淡泊的心境。在“还喜蒲团憩小亭”中,诗人更进一步,欣喜于能在小亭中歇息,享受片刻的宁静。他坐在蒲团上,可能在整理思绪,也可能在诵读经典,如“黄庭”。

“散诞竹边梳白发”一句,诗人形象地刻画出自己在竹林边梳理白发,显得洒脱不羁,超然物外。最后,“徘徊江上诵黄庭”再次强调了他在江边的悠闲时光,诵读道家经典,寻求内心的清凉与宁静。

结尾“人间无此清凉处,亦许儿童共乞灵”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凉环境的珍视,认为这是人间难得的避暑佳境,甚至愿意与儿童共享这份清凉,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凉世界的独特体验。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三十四樊迟

当知一朝忿,必不忍于人。

岂止身忘却,还应及乃亲。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六九顾欢

枕边何所有,一卷仲尼居。

无处觅卢扁,应当宝此书。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三七祖纳

视膳子之职,何须自执炊。

閒将心比并,合是手成持。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二三郑康成

播植以养亲,家贫至假田。

焉知后学者,尽唤作儒先。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二九孟宗

万象死灰色,千林号怒声。

何人苦哀泣,冻竹强抽萌。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七七阮孝绪

觅参不可得,忽感鹿前行。

行到鹿灭处,元来此地生。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