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近榆亭·其二》
《近榆亭·其二》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古风

董老故自贫,但有满林杏。

别令雕虎守,探囊续人命。

我老断狡狯,昔人慵季孟。

惟馀隐几地,可愈俗子病。

(0)
注释
董老:指董某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敬仰的人物。
故:本来。
贫:贫穷。
雕虎:比喻凶猛的守护者。
守:守护。
探囊:伸手入袋,这里指救助行为。
断:停止。
狡狯:机巧、狡猾。
慵:懒散,不愿意。
季孟:季孙、孟尝君,古代贤人,此处用来形容不参与世事的人。
隐几地:隐居的地方,几:小桌。
俗子:世俗之人,指被世俗困扰的人。
病:心病,烦恼。
翻译
董老本来就是贫穷,只有满林杏子作伴。
他不让猛兽守护,而是掏袋子救人性命。
我年迈不再狡猾,像古人懒于争斗和辩论。
只剩下隐居之地,能治愈世俗之人的心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近榆亭(其二)》,主要描绘了董老虽然生活清贫,但拥有满林杏子,他慷慨无私,甚至让猛兽守护,以杏子延续他人生命。诗人自谦没有狡诈之心,像古人季孟一样懒散,但表示自己仍有隐居之地,可以为世俗之人提供心灵上的慰藉,治疗他们的疾苦。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董老的仁慈善良和诗人自己的淡泊情怀。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送徐氏兄子牧之司训青田

凉飙动林柯,零露凄以白。

曰予感衰暮,抚景重悽恻。

况居忧病中,复送远行客。

惟子方妙龄,精进有馀力。

穷经期致用,云海奋鹏翼。

安知时命奇,失意主司格。

分教赴青田,吴越千里隔。

虽云官卑冷,礼数抗侯伯。

州县非不华,奔走泚诃责。

知子素明达,荣辱判胸臆。

一朝别我去,毅然无难色。

相见知何时,云树杳南北。

愿遵姬孔教,丽泽竞晨夕。

清风与高节,当立万仞壁。

尤宜戒垂堂,少慰二亲忆。

栝苍古名郡,文宪富资益。

幸寄北飞鸿,启我久茅塞。

(0)

登白云山

白云山上树层层,万里秋空入眼明。

我著芒鞋看画壁,山僧相见不知名。

(0)

沧浪翁泛海应制

溪翁本爱濯沧浪,又向沧浪驾巨航。

手折珊瑚窥渤澥,目瞻红日上扶桑。

鳌头晓色连三岛,鹤背西风遍八荒。

倘遇仙人丹九转,愿同芹曝献君王。

(0)

竹干青乐钓应制

琅玕百尺俯清流,直干凌云耐素秋。

六琯已裁鸣凤律,一竿还上钓鱼钩。

飘飖志适烟霞迥,欸乃歌长水石幽。

远浦澄潭随所适,此身何似到瀛洲。

(0)

谢江文初惠笔

有客清晨来扣门,长揖赠我中书君。

数枝彤管截寒玉,凛凛霜气凌秋云。

小试银笺价应倍,玄霜渍毫凝石髓。

未经草檄动朝端,犹记题诗泣山鬼。

感君之德安敢忘,速令收贮归文房。

明朝更写换鹅帖,字体不用遵钟王。

(0)

水边芙蓉

不随桃李竞春光,开向西风压众芳。

恰似湘娥初睡醒,强临秋水照红妆。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