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吟》
《苦吟》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世间何事好,最好莫过诗。

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

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

始拟归山去,林泉道在兹。

(0)
注释
何事:什么事。
好:美好。
莫过:超过。
诗:诗歌。
我自得:我独自享受。
四方:各地。
人已知:人们已经知道。
辍日:停止的日子。
死是:在死亡时。
吟时:吟唱的时候。
归山去:回归山林。
林泉:山林泉水。
道在兹:道路就在这里。
翻译
世间什么事情最美好?莫过于诗歌。
我独享一句诗的意境,四方的人都已知晓。
活着的日子里不应停止创作,但死亡时就不再吟唱。
我本打算回归山林,那里有通往自然之美的道路。
鉴赏

此诗为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苦吟》。首句“世间何事好,最好莫过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推崇之情,认为在世间万事中,以诗为乐事最为上佳。接着“我自得,一句四方人已知”显示出诗人自信其才华,即便是自己默默吟咏,也能被天下人所认识。

“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则透露了诗人对待命运的态度,无论是生还是死,都不应该有遗憾,不应该有未尽之言。这既是对个人生命态度的一种表达,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生死大事”的深刻理解。

最后,“始拟归山去,林泉道在兹”则是诗人表露出的隐逸之心。在尘世间感到厌倦和失望后,诗人渴望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平静。这一段落也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流露,追求一种超脱尘嚣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诗歌本身的赞美,诗人的自信与生命态度,以及隐逸之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个性。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拾得韦氏花钿以诗寄赠

今朝妆阁前,拾得旧花钿。

粉污痕犹在,尘侵色尚鲜。

曾经纤手里,拈向翠眉边。

能助千金笑,如何忍弃捐。

(0)

登天目山下作

去岁离秦望,今冬使楚关。

泪添天目水,发变海头山。

别母乌南逝,辞兄雁北还。

宦游偏不乐,长为忆慈颜。

(0)

登荆州城楼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0)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

故人适战胜,匹马归山东。

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香名满人耳。

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

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辞健笔皆若飞。

将军金印亸紫绶,御史铁冠重绣衣。

乔生作尉别来久,因君为问平安否。

魏侯校理复何如,前日人来不得书。

陆浑山下佳可赏,蓬阁闲时日应往。

自料青云未有期,谁知白发偏能长。

垆头青丝白玉瓶,别时相顾酒如倾。

摇鞭举袂忽不见,千树万树空蝉鸣。

(0)

题观楼

荒楼荒井闭空山,关令乘云去不还。

羽盖霓旌何处在,空留药臼向人间。

(0)

幸少林寺应制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

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岩流。

空乐繁行漏,香烟薄綵斿。

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丘。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