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古风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

故人适战胜,匹马归山东。

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香名满人耳。

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

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辞健笔皆若飞。

将军金印亸紫绶,御史铁冠重绣衣。

乔生作尉别来久,因君为问平安否。

魏侯校理复何如,前日人来不得书。

陆浑山下佳可赏,蓬阁闲时日应往。

自料青云未有期,谁知白发偏能长。

垆头青丝白玉瓶,别时相顾酒如倾。

摇鞭举袂忽不见,千树万树空蝉鸣。

(0)
注释
井上:井边。
桐叶:梧桐树叶。
雨:降雨。
灞亭:古代长安城郊送别之处。
卷:席卷、吹动。
秋风:秋季的风。
故人:老朋友、旧相识。
适:恰好、正巧。
战胜:赢得战斗胜利。
匹马:单骑、一匹马。
归:返回。
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泛指今山东省一带。
问:问候。
君:你。
今年:本年。
三十几:大约三十岁左右。
使:使得。
香名:美好的名声。
满:充满、传遍。
人耳:人们的耳朵、众人之间。
君:你。
不见:消失、看不见。
见:看见。
三峰:三座高峰。
直上:笔直向上。
五千仞:形容极高,古代一仞约相当于1.8米。
文章:此处指诗文作品。
亦:也。
如:像。
君兄弟:你们兄弟俩。
天下稀:世间罕见。
雄辞:豪放、激昂的文辞。
健笔:峻健有力的笔法、文笔。
皆:都。
若飞:像飞翔一样迅速、矫健。
将军:高级军事官员。
金印:金属制成的官印,象征权力。
亸:低垂、挂。
紫绶: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的佩饰。
御史:古代监察官员。
铁冠:铁质官帽,御史所戴,象征威严。
重:佩戴、加在头上。
绣衣:绣有花纹的官服。
乔生:友人的名字或代指某位朋友。
作尉:担任县尉(古代地方官职)。
别来:离别以来。
久:时间长。
因:借助、通过。
为:替、给。
平安否:是否安好。
魏侯:姓魏的朋友或官员。
校理:古代官职,负责校勘整理文献。
复:又、再。
何如:怎么样、如何。
前日:前几天。
日:每天、经常。
人来:有人来。
不得书:没有收到回信。
陆浑山:古代地名,山名,位于今河南省嵩县附近。
佳可赏:景色优美,值得欣赏。
蓬阁:蓬莱阁,此处或指友人所在之地,或泛指仙境般的楼阁。
闲时:闲暇之时。
应往:应当前往。
自料:自己推测、估计。
青云未有期:比喻仕途高升的机会尚未来到。
谁知:没想到、出乎意料。
白发偏能长:白头发偏偏提前、过早地生长出来。
垆头:酒店柜台前。
青丝:青色丝线,这里形容酒瓶装饰精美。
白玉瓶:用白玉制成或装饰的酒瓶。
别时:分别的时候。
相顾:相互看对方。
酒如倾:饮酒如同倒酒一般,形容饮酒之多、畅快。
摇鞭:挥动马鞭。
举袂:举起衣袖。
忽:忽然、突然。
千树万树:形容树木众多。
空蝉鸣:只有蝉在树上空洞地鸣叫,暗示友人已离去,留下空寂之感。
翻译
井边梧桐叶上洒落着秋雨,灞亭外卷起萧瑟的秋风。
好友正巧刚赢得一场胜仗,独自骑马返回山东故乡。
询问你今年是否已届三十,能否凭借美名传遍世人耳畔?
你看那三峰直插五千仞高空,见到你的文章也给人同样震撼。
像你们兄弟这般才情世间罕有,雄壮辞章与峻健笔力都如飞一般。
将军佩戴金印,身挂紫色绶带,御史头戴铁冠,身披绣花官服。
乔生自从担任县尉离开已久,借你之便问候他是否安好。
魏侯在秘书省任职情况如何?日前有人来信却未得回复。
陆浑山下的景色十分宜人,待你在蓬莱阁闲暇时定要前往游览。
本以为青云直上的时机未到,谁知白发竟早早地生长出来。
酒垆边摆放着青丝缠绕的白玉瓶,临别时对饮如倾,互致珍重。
挥动马鞭、扬起衣袖,你忽然消失在视线中,只留下千树万树空蝉鸣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诗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深情和对才华横溢的赞美。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 是诗人描绘的景象,以自然界的动态变化来映射内心的情感。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愁苦的情怀。

接着,“故人适战胜,匹马归山东” 提到朋友在外征战获胜,独自一人骑着马返回山东,这里透露出一种孤寂的英雄主义情感。

"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香名满人耳" 这两句则是对朋友才华和成就的高度赞扬,表明诗人对友人的崇高评价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期待。

紧接着,“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辞健笔皆若飞” 强调了朋友在文学上的卓越才能,以及这种才能在当时的稀缺性。诗人将这份才华比喻为飞鸟,形象地表达了对其文章的赞赏和敬佩。

接下来的几句“将军金印亸紫绶,御史铁冠重绣衣” 描写了朋友在仕途上的荣耀和威严。其中,“金印亸紫绶” 和 “铁冠重绣衣” 都是官职的象征,显示出诗人对魏升卿政治地位的认可。

"乔生作尉别来久,因君为问平安否" 这里诗人提及自己与朋友之间长时间未见,通过询问对方的平安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

"魏侯校理复何如,前日人来不得书" 则是诗人提到无法给魏校书写信的遗憾,这里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

随后,“陆浑山下佳可赏,蓬阁闲时日应往” 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朋友共游的愿望。诗人希望在闲暇之时能够与魏校书一同去陆浑山下欣赏那里的美丽风光。

"自料青云未有期,谁知白发偏能长"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未来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里“青云”象征着高远的志向,而“白发”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年华的增长。

最后,“垆头青丝白玉瓶,别时相顾酒如倾” 描绘了一种离别之际的情景。诗人用“青丝”、“白玉瓶”、“酒如倾”这些细节来描画出朋友间临别时的依依不舍。

"摇鞭举袂忽不见,千树万树空蝉鸣" 这两句则是对离别场景的最后描绘。诗人通过“摇鞭举袂”表达了临别时刻的急促和仓皇,而“千树万树空蝉鸣”则营造出一种空旷、寂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感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岑参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通过对朋友才华和地位的赞美,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离别时刻内心的不舍与哀愁。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周万竹知绍兴府日其家梅花盛开西宾张林泉作诗寄之及简越上诸友因次韵二首·其二

麟经家学保青毡,文采风流艺且贤。

池草西堂生梦里,官梅东阁到吟边。

会稽望去无多路,朋旧别来今几年。

见说兰亭只如昔,胜游须在莫春天。

(0)

西湖纪兴

浩浩春波阔,冥冥夜雨县。

笙歌传别馆,灯火隔疏烟。

作客频迁次,伤时更可怜。

明朝晴未卜,还是醉湖船。

(0)

南村杂赋十首·其四

编图从入甲,养子虑添丁。

阁笔焚三策,携锄带一经。

语多邻叟醉,妖胜里巫灵。

俗薄何须较,柴门尽日扃。

(0)

述哀答伯瑶

四千年中中国史,咄咄怪事宁有此?

与君不见一年耳,去年此时事方始。

谓之曰战仍互市,曰和而既攻其使。

同一国民民教异,昨日义民今日匪。

同一国臣南北异,或而矫旨或抗旨。

惟俄、德、法、英、日、美,其军更联意、奥、比。

以其枪炮御弓矢,民间尚自传胜仗,岂料神兵竟难恃!

守城何人无张、许,收京何人无郭、李。

此时中国论人才,但得秦桧亦可喜。

拒割地议反赖商,定保皇罪乃杀士。

纷纷构党互生死,言新言旧徒为尔。

西来日月犹双悬,北去山河枉万里。

仪鸾殿卓诸国旂,博物院陈历朝玺。

留都扈跸方争功,迁都返跸相謷訾。

伺人怒喜为怒喜,不知国雠况国耻。

素衣豆粥哀痛诏,可惜人心呼不起。

嗟哉臣民四万万,谁竟一心奉天子。

晏坐东南望西北,九庙尚在烟尘里。

韩江东走大海水,江头一老哀未已。

昨寄我诗泪满纸,止一年耳事且然,眼中况复流年驶?

安得同作上界仙,下视群雄如蝼蚁。

任他争战数千年,洞中一局棋未已。

(0)

桃源女史朱伯姬,九江先生女公子也,能诗画,为兰史作小幅而自题绝句其上,兰史出观,因为书此

传经伏女画中人,自写桃源说避秦。

傥许携家作渔父,种花来结洞仙邻。

(0)

题兰史泛槎图·其二

赋海才华笔一枝,天教壮志遂男儿。

兰因河畔维舟夕,坐拥群花客赋诗。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