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凉露湿芳草,高林秋已凝。

幽人坐深夜,落叶洒孤灯。

瘦影见栖鹤,梵声闻静僧。

前山明日望,知在白云层。

(0)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宁静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凉露、芳草、高林、落叶、孤灯、栖鹤与静僧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

首句“凉露湿芳草”以露水沾湿花草起笔,点明了季节特征,同时也为全诗定下了清冷基调。接着,“高林秋已凝”一句,将视角转向远处的树林,暗示秋天的深沉与凝重。随后,“幽人坐深夜”描绘了一个隐居者在深夜中的静坐,与外界形成对比,凸显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落叶洒孤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落叶与孤灯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接下来,“瘦影见栖鹤”通过鹤的栖息,不仅丰富了画面内容,也象征着高洁与超凡脱俗,与前面的“幽人”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梵声闻静僧”则引入了宗教元素,以静僧的梵音作为背景音乐,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同时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最后,“前山明日望,知在白云层”以对未来的展望结束,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秋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江湖

江湖俗畏远,幽好自相宜。

沦迹异惊众,辞嚣如避时。

优游可以学,薇蕨易为私。

胡然弃回棹,霜雪有驱驰。

(0)

临江仙·其一

红袖乌丝失酒,金钗银烛销春。柳边桃下复清晨。

帽风回马旋,扇雨拂花情。

白帝空惊旧曲,阳关只梦行人。碧云何处认芳尘。

紫荆花作荚,青杏核生仁。

(0)

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0)

颐轩诗六首·其五

枢机要发迟,饮食戒味厚。

渔人溺于波,君子溺于口。

(0)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其三

高广五寸棺,埋此千岁恨。

至爱割难断,刚性挫以钝。

泪伤染衣班,花惜落蒂嫩。

天地既许生,生之何遽困。

(0)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南国有嘉树,花若赤玉杯。

曾无冬春改,常冒霰雪开。

客从天目来,移比琼与瑰。

赠我居大梁,蓬门方尘埃。

举武尚有碍,何地可以栽。

每游平棘侯,大第夹青槐。

朱栏植奇卉,摩碧为壅台。

于此岂不宜,亟致勿徘徊。

将看荣茂时,莫嗤寒园梅。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