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俗畏远,幽好自相宜。
沦迹异惊众,辞嚣如避时。
优游可以学,薇蕨易为私。
胡然弃回棹,霜雪有驱驰。
江湖俗畏远,幽好自相宜。
沦迹异惊众,辞嚣如避时。
优游可以学,薇蕨易为私。
胡然弃回棹,霜雪有驱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江湖》。诗人以江湖为背景,表达了对远离尘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江湖俗畏远,幽好自相宜",描绘出江湖的僻静与隐逸之趣,暗示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理想追求。"沦迹异惊众,辞嚣如避时",则揭示了诗人选择远离尘世是为了逃避喧嚣和时局的纷争。
"优游可以学,薇蕨易为私",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可以悠然自得地学习和修身,享受自然的馈赠。然而,尾联"胡然弃回棹,霜雪有驱驰"却转折,表达了诗人对为何要放弃这种宁静生活,投身于严寒霜雪中的疑问,似乎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责任和使命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江湖的幽静与尘世的喧嚣,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社会责任的反思。
去年我丧子与妻,君闻我悲尝俛眉。
今年我闻君丧女,野岸孤坐还增思。
思君平昔怜此女,戏弄膝下无不宜。
昨来稍长应慧黠,想能学母粉黛施。
几多恩爱付涕泪,洒作秋雨随风吹。
风吹北来沾我袂,哀乐相恤唯己知。
自古寿夭不可诘,天高杳杳谁主之。
以道为任自可遣,目前况有宁馨儿。
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
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
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