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书柳子厚牛赋有感效坡公体》
《读书柳子厚牛赋有感效坡公体》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琼土恬杀牛,食之以当粟。

吉凶昏丧事,杀牛媚亲族。

家大视牛多,宴颁皆取足。

上以荐祖祢,下以饫僮仆。

牛自海渡来,头头皆就戮。

有牛不以耕,但用恣口腹。

又有生黎种,嗜牛尤太酷。

杀牛不用刀,毙之仅一镞。

剥皮以当锅,燔烧取半熟。

入口尚闻腥,鸾刀带血漉。

毛骨委山野,肠胄弃深谷。

厥地产沈香,还以生牛鬻。

以此腥膻禽,易此芳馨木。

灾木与刑禽,其理等笺僇。

牛鸣泻厥悲,香泪亦当哭。

胡为东坡老,忍木而仁畜。

热喝醒沈梦,痛棒创狂俗。

供佛以沈香,即是烧牛肉。

余性酷烧香,不忍牛觳觫。

二者讼于中,曷以平兹狱。

空香入斧斤,有斫而非触。

我即罢购香,牛命不可赎。

不若勤烧香,为牛姿冥福。

(0)
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社会对牛的残忍利用和对待方式,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诗人通过描述牛在不同场合被宰杀、食用的过程,以及牛死后遗骸的处理,展现了人类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

诗中提到的“琼土”可能是指海南岛,这里牛被大量宰杀用于祭祀祖先、招待宾客,甚至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牛不仅被用于肉食,还被用来制作锅具和燃料,体现了对牛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然而,诗中也提到了对牛的非人道待遇,如使用箭而非刀进行宰杀,以及将牛皮直接当作锅具使用,这些做法都显示了对动物生命价值的忽视。

诗人还提到了牛的悲鸣和流泪,以及它们死后遗骸的荒野散落,这不仅是对牛命运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质疑。诗中提到的“灾木与刑禽”的比喻,暗示了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破坏,以及这种行为的不道德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苏轼(东坡老)的敬仰,后者在《牛赋》中对牛的命运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倡导了对生命的尊重。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烧香的行为与对待牛的态度,反思了如何在信仰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以期为牛提供冥福,体现了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和对社会伦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牛命运的哀歌,也是对人类社会道德观念和对待动物态度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批判色彩。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过淮

朝离新息县,初乱一水碧。

暮宿淮南村,已度千山赤。

麇鼯号古戍,雾雨暗破驿。

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

黄州在何许,想像云梦泽。

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

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

独喜小儿子,少小事安佚。

相从艰难中,肝肺如铁石。

便应与晤语,何止寄衰疾。

(0)

和子由四首·其三首夏官舍即事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

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

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

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0)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一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

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0)

临江仙.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

淡黄柳上月痕初。遐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

每一相思千里梦,十年有此相疏。

休休寄雁问何如。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

(0)

晚冬行园

官舍同山舍,萧然日杖藜。

饥鸥守冰沼,寒荠犯蔬畦。

霜逼晴空迥,霞牵晚照低。

城鸦栖已定,无事莫惊啼。

(0)

偈二首·其一

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裂破,一声江上侍郎来。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