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舍我翔,何为乎四方。
四方及山水,谅非魂所喜。
魂兮莫之东,终风多噎濛。
魂兮莫之南,炎土蔽飞岚。
魂兮莫之西,流沙千里迷。
魂兮莫之北,烛龙衔霜逼。
魂兮莫之山,深林恶兽顽。
魂兮莫之海,巨壑狂波在。
魂兮从我归,百岁岂相违。
魂兮归去来,胡为令我哀。
魂兮舍我翔,何为乎四方。
四方及山水,谅非魂所喜。
魂兮莫之东,终风多噎濛。
魂兮莫之南,炎土蔽飞岚。
魂兮莫之西,流沙千里迷。
魂兮莫之北,烛龙衔霜逼。
魂兮莫之山,深林恶兽顽。
魂兮莫之海,巨壑狂波在。
魂兮从我归,百岁岂相违。
魂兮归去来,胡为令我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的《季秋晦日暂厝五节百宜山中作秋招诗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中以“魂”为抒情主体,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呼唤。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四方山水的恶劣环境,如东方的多雾、南方的炎热、西方的流沙、北方的寒冷以及山林间的凶险,以此象征逝者灵魂所处的艰难境地。诗人劝说“魂”跟随自己回归,表达了对逝者永恒的思念与不舍。
诗的语言富有象征意味,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整体情感真挚,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的珍视。
为谒先儒马鬣茔,倚藤得得上天平。
直疑寺外崚嶒石,犹是胸中数万兵。
松障四开心目快,山泉一歃骨毛清。
坐间恰动思亲念,隐隐白云何处生。
投老持竿柳外村,尺书久不抵脩门。
料应下榻从容日,自说通家好子孙。
绿树深庭院。侵帘暝草,沿砌幽藓。
问讯馀芳,糁径碎红千点。
暗有芹香堕几,认杏栋、营巢新燕。晴思软。
春光几许,费人裁剪。
梅阴地湿无尘,但密袖薰虬,静看诗卷。
半掬羁心,似翠蕉难展。
花事因循过了,渐愁人、薰风团扇。屏昼掩。
屏上数峰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