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
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
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
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
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
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秋日咏蝉》,通过对秋日蝉的描绘,展现出独特的观察和感悟。首句“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对比了蝉与其他昆虫对环境的不同喜好,蝉偏爱清凉的高处。接下来,“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描绘了蝉脱壳后的轻盈姿态和其清脆的鸣叫,暗示着生命的新生与自然的和谐。
“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两句,诗人借蝉声引发了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远处传来的砧声增添了寂寥的氛围。最后,“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表达了对蝉命运的担忧,蝉虽空腹鸣叫,却仍忧虑被秋风中的砧声所象征的收获季节到来,可能面临被捕捉的命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蝉为载体,寓言人生,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融入了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和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