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咏蝉》
《秋日咏蝉》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

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

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yǒngchán
sòng / méiyáochén

qúnchóngyánàigāoyīn

báotuìliáoqīngshēngchūlín

rénxiángǎnshuāijiéfēngyáozhēn

céngjìngchángyōutángqīn

翻译
昆虫大多喜欢炎热,但这只却偏爱阴凉
它轻巧地依附在树叶上,清脆的声音已经响彻林间
人在悠闲时感受到时光流逝,秋风中传来远处捣衣的声音
空腹的它究竟忧虑什么?常常担心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
注释
群虫:泛指各种昆虫。
高阴:阴凉的地方。
薄蜕:蝉的薄壳,这里指蝉。
聊依:姑且、暂且。
清声:蝉鸣声。
衰节:秋季,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遥砧:远处传来的捣衣声。
虚腹:指蝉还未饱食。
螗斧:古人用来比喻小人的侵害,这里指可能的威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秋日咏蝉》,通过对秋日蝉的描绘,展现出独特的观察和感悟。首句“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对比了蝉与其他昆虫对环境的不同喜好,蝉偏爱清凉的高处。接下来,“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描绘了蝉脱壳后的轻盈姿态和其清脆的鸣叫,暗示着生命的新生与自然的和谐。

“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两句,诗人借蝉声引发了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远处传来的砧声增添了寂寥的氛围。最后,“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表达了对蝉命运的担忧,蝉虽空腹鸣叫,却仍忧虑被秋风中的砧声所象征的收获季节到来,可能面临被捕捉的命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蝉为载体,寓言人生,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融入了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和敏锐。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寒食日

密竹疏帘春昼□,疾风甚雨满江南。

又逢寒食一百五,不觉行年六十三。

楚女腰肢从妙舞,晋人标格祇清谈。

不劳燕子终朝语,冷暖时情我自谙。

(0)

久客

白露变榆柳,满城砧杵催。

故园经岁别,游子几时回。

且尽山公酒,难将驿使梅。

秋声不可听,永夜独徘徊。

(0)

徐州写望

三百六十徐州山,骨立天风不受寒。

樊侯古冢七抔土,飞沙野蔓斜阳残。

舟人指点向余说,侧望淹留寸心切。

欲酹清樽吊古祠,衮衮长河流不歇。

(0)

陪葛元白仇仁近访南竺诗僧分韵得影字

花开空山春,穷幽到绝顶。

入寺逢远公,顿觉尘虑屏。

遂作莲社游,把酒酹龙井。

万生各有态,得意还自领。

此乐殊未极,落日倒林影。

明朝下山去,笑别风篁岭。

(0)

曾随秦女踏青阳,几被莺捎出建章。

芳草梦寒迷碧色,杏花雨细宿红香。

粉凝薄翅春无力,恨入修眉晚断肠。

寄语莫寻歌舞处,五侯门第有高墙。

(0)

宫怨

多愁多怨怕春天,花外时闻警跸传。

金缕绣衣浑不称,馀香犹带御炉烟。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