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玉者错,有刀者砻。不错不砻,谁贳为功。
田甫田,莠乔乔。思远人,心忉忉。逐情欲,入禽门。
猎道义,躏圣藩。贿玷精,乏易计。境能移,实自弃。
倚孔门,弹卫章。衣未成,转为裳。
弗捐弗壹,弗钻弗出。一矢两禽,左右俱失。
弸其中,彪其外。能则荣,否则败。
铸金铸人,孰贱孰尊。宏深肃括,可以褆身。
有玉者错,有刀者砻。不错不砻,谁贳为功。
田甫田,莠乔乔。思远人,心忉忉。逐情欲,入禽门。
猎道义,躏圣藩。贿玷精,乏易计。境能移,实自弃。
倚孔门,弹卫章。衣未成,转为裳。
弗捐弗壹,弗钻弗出。一矢两禽,左右俱失。
弸其中,彪其外。能则荣,否则败。
铸金铸人,孰贱孰尊。宏深肃括,可以褆身。
这首诗《君子行》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探讨了君子之德的培养与实践。诗中运用了诸如“有玉者错,有刀者砻”这样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君子之德的塑造需要内外兼修,既要有内在的道德修养(如玉),也需要外在的行为规范(如砻)来磨砺。接着,“不错不砻,谁贳为功”强调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没有内外的相互作用,德行无法形成。
“田甫田,莠乔乔”以农耕为喻,指出在追求道德成长的过程中,杂草(恶念或不良行为)会不断涌现,需要持续的努力去清除。“思远人,心忉忉”表达了对远方君子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内心深处对于高尚品德的向往与追求。
“逐情欲,入禽门。猎道义,躏圣藩”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被欲望驱使,可能会背离正道,践踏道德底线。而“贿玷精,乏易计”则指出了贪污腐败的危害,以及在道德选择面前缺乏简单明了的判断标准。
“境能移,实自弃”警示人们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但最终决定权在于个人的选择。“倚孔门,弹卫章”提到孔子之道,象征着寻求道德指引的重要性。“衣未成,转为裳”则可能暗喻了在道德修养的路上,有时需要转变方向,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更为合适的路径。
最后,“弗捐弗壹,弗钻弗出”强调了坚持与专注的重要性,不能轻易放弃,也不能浅尝辄止。“一矢两禽,左右俱失”用射箭的比喻,说明了在道德实践中,如果目标不明确,可能会导致两头落空。“弸其中,彪其外”则强调了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真正的君子不仅有内在的美德,也有外在的体现。“能则荣,否则败”总结了道德实践的结果,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与选择。
整体而言,《君子行》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君子之德的培养与实践,强调了内外兼修、坚守道德、自我反省与转变的重要性,以及在道德实践中坚持与专注的价值。
甘凉称地瘠,民贫处穷边。
前者用武际,适遭灾歉连。
赈救不遗力,乃得运转旋。
去岁实大收,今春麦获全。
方伯兹奏报,稔可定大田。
额手为民庆,况无秋税牵。
元气庶因复,比户饱食眠。
幸哉大兵后,屡遇绥丰年。
总荷皇天慈,于我何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