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凉称地瘠,民贫处穷边。
前者用武际,适遭灾歉连。
赈救不遗力,乃得运转旋。
去岁实大收,今春麦获全。
方伯兹奏报,稔可定大田。
额手为民庆,况无秋税牵。
元气庶因复,比户饱食眠。
幸哉大兵后,屡遇绥丰年。
总荷皇天慈,于我何有焉。
甘凉称地瘠,民贫处穷边。
前者用武际,适遭灾歉连。
赈救不遗力,乃得运转旋。
去岁实大收,今春麦获全。
方伯兹奏报,稔可定大田。
额手为民庆,况无秋税牵。
元气庶因复,比户饱食眠。
幸哉大兵后,屡遇绥丰年。
总荷皇天慈,于我何有焉。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陜甘总督杨应琚奏报甘省丰收已定诗以志慰》,是对甘省(甘肃)丰收的庆祝与颂扬。诗中描绘了甘省在历经战乱和灾荒之后,通过赈济救助,最终迎来了丰收的景象。
首句“甘凉称地瘠,民贫处穷边”点明了甘省地理位置的偏远和自然条件的恶劣,以及当地百姓生活的贫困。接着,“前者用武际,适遭灾歉连”描述了过去这里曾遭受战争和连续的灾害,生活更加艰难。
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积极的一面:“赈救不遗力,乃得运转旋。去岁实大收,今春麦获全。”这表明在总督杨应琚的努力下,通过有效的救助措施,甘省终于度过了难关,迎来了丰收。去年的粮食收获丰厚,今年的麦子也全部获得丰收。
“方伯兹奏报,稔可定大田”表达了丰收的消息被上报朝廷,确认了土地的丰饶。“额手为民庆,况无秋税牵”则表达了对人民的喜悦之情,同时庆幸没有秋税的负担,减轻了百姓的经济压力。
最后,“元气庶因复,比户饱食眠。幸哉大兵后,屡遇绥丰年。总荷皇天慈,于我何有焉”总结了丰收带来的社会恢复与民众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上天恩赐的感激之情,认为这是皇天对人民的慈爱与庇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甘省人民苦难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丰收景象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政府治理和自然灾害应对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