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灰》
《十灰》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同云遍野朔风催,万顷晴光一夕回。

惨憺莫愁寒日处,通胧只在暝烟堆。

坐久不禁成独往,夜深常觉有人来。

春明未必能相似,谁遣繁花寂寞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景色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首句“同云遍野朔风催”,以“同云”和“朔风”勾勒出一片寒冷、阴沉的冬日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厚重的云雾所覆盖,被凛冽的北风所驱赶。接着,“万顷晴光一夕回”则巧妙地转折,暗示着一夜之间,这片寒冷的景象突然被晴朗的光芒所取代,呈现出一种从阴霾到光明的转变,充满了希望与生机。

“惨憺莫愁寒日处,通胧只在暝烟堆。”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转变的过程,即使在最寒冷、最阴暗的地方,也有一线光明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暗示着即便是最艰难的时刻,也总有希望的曙光。接下来,“坐久不禁成独往,夜深常觉有人来。”则通过诗人的行动与感受,展现了他在这样的转变中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仿佛在静谧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行走,却总能感受到某种神秘的力量或存在,给予他陪伴与指引。

最后,“春明未必能相似,谁遣繁花寂寞开。”则将视角转向对未来的想象与思考。诗人似乎在问,即便春天来临,是否能与这次的转变相媲美?而“谁遣繁花寂寞开”则表达了对这意外绽放的花朵的赞叹与疑问,花朵在寂寞中开放,似乎是在回应着某种召唤,或是自然界的某种规律与力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与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与美好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挽潘主簿诗

尘世浮荣梦不凭,槿花先夕叹飘零。

安仁病去曾谁诔,邠老诗存漫托名。

五月孤嫠归旅榇,千家父老泣铭旌。

东山山下流泉咽,应为怜君带哭声。

(0)

观伶舞次韵

翩如矫鹤出青田,烛底低回绝少年。

长袖欲欺风柳弄,倦眸娇映海棠眠。

谩誇假髻玲珑样,只办缠头锦绣篇。

共诧阿书能掌舞,霓裳何处送温泉。

(0)

秦翁

江南贼来万室惊,太守仓卒呼乡兵。

翁持黄金募壮士,长殳短剑如坚城。

猛势凭陵贼远徙,众欲论功报天子。

老翁掉头不相顾,独弄鱼竿下烟水。

君不见古时鲁仲连,一书飞矢聊城全。

功成却赏蹈东海,慷慨长为人所怜。

翁今持此廉退节,何惭青史共称贤。

(0)

燕台夜赠人

寒宵漏方永,华月生高林。

道人有幽抱,起步东岩阴。

悽恻海内事,浩荡平生心。

高歌燕台下,曲尽意弥深。

(0)

度退田安乐诸坡三首·其二

千仞峰头见日光,起挥袍袖拂青苍。

蛮天且喜浮云尽,拭目长安紫极傍。

(0)

中秋山中夜起玩月

中秋万古月,城阙玩每同。

今年展奇观,对此空山中。

圆魄出东岭,海气开洪濛。

长风扫浮翳,清辉荡遥空。

吴山翠千点,错列指顾中。

澄江动虚影,下彻鼋鼍宫。

天地同一色,苍茫浩无穷。

顾兔露其爪,冥冥避高鸿。

把酒发商歌,声激河汉东。

古今一瞬息,过客犹转蓬。

而我寓宇内,薨薨侣微虫。

生存不自乐,溘死徒忡忡。

鸡鸣且莫寝,坐迟初阳红。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