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分明到,千山万木中。
霜花亲骨肉,雀语动虚空。
所见无今日,相论尽古风。
可怜非久住,床下叫寒虫。
夜半分明到,千山万木中。
霜花亲骨肉,雀语动虚空。
所见无今日,相论尽古风。
可怜非久住,床下叫寒虫。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梦游千山的奇妙景象,充满了幽静与神秘的氛围。首句“夜半分明到”,以“夜半”点出时间,暗示梦境的开始,而“分明到”则强调了梦境中的清晰感,仿佛真的置身于千山万木之中。接下来的“千山万木中”,通过数量词“千”和“万”的叠加,营造出广阔深远的自然景观,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山林的辽阔与宁静。
“霜花亲骨肉”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霜花比作亲人,生动地描绘了霜花在寒冷的夜晚给山林披上一层银装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延续。而“雀语动虚空”则通过鸟鸣声打破了寂静的夜空,赋予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大自然的动态美。
“所见无今日,相论尽古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感慨,暗示了梦境中的景象与现实有所不同,可能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可能是对古老文化的向往。最后,“可怜非久住,床下叫寒虫”则以寒虫的叫声作为梦醒的标志,既增添了梦境的哀愁,也暗示了梦境终将消散,现实世界依旧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梦游千山时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自然、历史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终日他乡作游子,到处不曾离屋底。
邓生尔时何许来,罢酒弹灯说山水。
君家最近三茅君,我家贯看垆峰云。
山水眼前人不住,遥山远水复何云。
伯隅人如玉,文质烂有余。
纵令樵苏绝,岂与芝兰疏。
况乃陈鼎食,文窗夹绮疏。
石阑凉风至,山阁霁雪初。
树色依几席,花香媚衣裾。
应门谢高盖,入座多比庐。
易水清且泻,薏苡动盈车。
北人善酿法,吴越不能如。
安得共一醉,以洗久郁纡。
亭云西北征,伫立以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