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七》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七》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顷者大雪年,海派翻玉英。

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

床头有败榼,孤坐时一倾。

未能平体粟,且复浇肠鸣。

脱衣裹冻酒,每醉念此生。

(0)
注释
顷者:最近。
大雪:大雪。
海派:指某个地区的风格。
翻玉英:像玉英般翻覆覆盖。
痛饮:畅饮。
饥寒:饥饿和寒冷。
败榼:破旧的酒壶。
孤坐:独自坐着。
平体粟:填饱肚子。
浇肠鸣:借酒消愁。
脱衣裹冻酒:脱衣保暖后喝酒。
念此生:想起一生的经历。
翻译
最近下了一场大雪,海派之地银装素裹如玉英。
有些士人常常痛快饮酒,借此驱散饥寒,显现真性情。
床边放着破旧的酒壶,独自坐着时偶尔倒上一壶。
虽然无法填饱肚子,只能借酒浇愁,聊以慰藉。
脱下衣服包裹着冰冷的酒,每次喝醉都想起这一生的困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大雪纷飞的冬日里,独自一人品味酒香,感慨万千的情景。"顷者大雪年,海派翻玉英"一句通过"大雪年"和"海派翻玉英"形象化地描绘了一个白茫茫的冬日景色,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自己孤独饮酒的情感。"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则透露了这位文人的性格,他习惯于在饥饿和寒冷中饮酒,以此来考验自己的真挚情怀。

"床头有败榼,孤坐时一倾"表现了诗人寂寞的生活状态及他对酒的依赖。"未能平体粟,且复浇肠鸣"则是说虽然酒量不大,但还是会感觉到微醺,这种微醉之中似乎也能带来一些心灵上的慰藉。

最后两句"脱衣裹冻酒,每醉念此生"则表明诗人在饮酒至酣醉时,甚至不惮于脱下衣物将酒温暖起来,他在每次醉酒之际,都会沉思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整首诗通过对独自饮酒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刘谊夫见寄云溪之什用前韵·其一

闲情从杖屦,幽意满林塘。

秋近气先冷,春来风自香。

芷兰成佩玉,茅苇当雕梁。

一念浑枯木,能随柳絮狂。

(0)

再用前韵四首·其二

残日衔西岭,轻烟幕晚村。

朝宗奔众水,设险壮重门。

恍惚襄王梦,凄凉蜀相魂。

山川长不改,人意自朝昏。

(0)

元日有感呈正纪

情绪长随节物迁,老逢元日更悽然。

春风未省摇心曲,腊雪空留点鬓边。

加我四年终易学,长君一岁尚尘缘。

何当同伏嵌岩下,添取炉中住世铅。

(0)

赠游宣教

连日雨滂沱,闾阎应甚苦。

慨念乐隐翁,萧然坐环堵。

术业岂不精,一寒乃如许。

请君姑置之,对妇酌芳醑。

(0)

和林子长谢徐吉甫蒲萄韵

吾儿癸卯豚犬耳,徐家同日生明珠。

乃翁爱子爱其类,堆盘岁岁分甘腴。

尝新既足旨甘奉,遣送更欲均有无。

但肯食芹而美矣,如渠此意夫岂徒。

嗟予已老将疾至,肉味不啜惟僧蔬。

忽惊马乳堕几案,未免馋口餐其馀。

及兹满架未零落,少待明月相携壶。

(0)

武康县治松桂林二首·其一

松桂论交久,诗书造道深。

犹于官事日,不忘岁寒心。

此地赓酬句,他年蔽芾阴。

男邦有佳政,应促诏纶音。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