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游天台云卧往》
《别游天台云卧往》全文
宋 / 利登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半月陪杖屦,此别情讵忘。

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

兹游天相之,檐雨对夜床。

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

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

知君爱奇观,赤城有霞光。

傥逢五百尊,问我今行藏。

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yóutiāntáiyúnwǎng
sòng / dēng

bànyuèpéizhàngbiéqíngwàng

píngshēngliǎngzhīxīnzōngchángxiāngwàng

yóutiānxiāngzhīyánduìchuáng

xíngxīnpéngzàijiāxiāng

fàntiāntáiháng

zhījūnàiguānchìchéngyǒuxiáguāng

tǎngféngbǎizūnwènjīnxíngcáng

shīshòuwèigǎishuāngbìnchéncāng

注释
半月:半个月亮。
杖屦:拐杖和鞋子。
情讵忘:怎能忘怀。
两知心:两个知己。
踪迹长相望:行踪总是相互期盼。
天相之:上天的安排。
檐雨:檐头雨声。
夜床:夜晚的床铺。
心朋:知心朋友。
如家乡:像在故乡。
遽此去:突然离去。
天台航:天台山的船程。
奇观:奇特的景象。
赤城:赤城山。
霞光:朝霞。
五百尊:五百罗汉。
行藏:行踪或所作所为。
诗骨:诗人的风骨。
双鬓:双鬓。
尘已苍:已染上尘霜。
翻译
半个月亮陪伴着拐杖和鞋子,这次分别的情景怎能忘怀。
一生中两个知己,彼此的行踪总是相互期盼。
这次游玩是上天的安排,檐头雨声伴我入眠如同在家乡。
旅途中有知心朋友,让我感觉像是在故乡。
为何这么突然离去,要乘船前往天台山呢。
我知道你向往奇特的景象,赤城山上有绚丽的朝霞。
如果能遇见五百罗汉,他们会问我现在何处漂泊。
诗人的风骨虽然消瘦,但双鬓已染上了岁月的尘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对朋友的深情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人通过"半月陪杖屦,此别情讵忘"表达了与友人的别离之情难以忘怀,而"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则透露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彼此关注的深度。诗人在旅行中得到了内心的安慰,感受到了朋友般的陪伴,如同家乡一般温暖。

"兹游天相之,檐雨对夜床"描绘了一场夜宿旅途中的情景,而"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则表达了旅途中遇见知己的喜悦。然而诗人随即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似乎是在询问自己为何要离开这美好的地方和友人。

接着,诗人提到了朋友对奇观的热爱,以及赤城之上的霞光。这一段落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朋友之情的眷恋。最后两句"傥逢五百尊,问我今行藏"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寻心灵寄托的情怀,而"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则透露出诗人个性未变,但岁月却在他的头发上留下了痕迹。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一种颂歌,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生命旅途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利登
朝代:宋

利登(生卒年不详)字履道,号碧涧,南城(今属江西)人,一说金川(今属四川)人。
猜你喜欢

南行感怀四十首·其三十九

江南劳运道,蓟北重邦筹。

飞挽兼三辅,连樯有万艘。

督来开府节,护入富民侯。

战国兵争日,刍粮不外求。

(0)

南行感怀四十首·其二十九

自忝邦君荐,深惭国士知。

夔龙思并世,鱼水忆同时。

地远情虽隔,天高听亦卑。

从来恩未报,勿怨主人为。

(0)

南行感怀四十首·其十六

尝闻六国日,富盛数齐燕。

带甲动百万,粟支常十年。

迩来军国计,仰给越吴船。

塞北多屯地,京东足水田。

(0)

湖上望来雁

征路逢南雁,相看万里途。

摇摇经远塞,历历向重湖。

阵结江云暮,声含海月孤。

故园关树隔,回望几停舻。

(0)

闻两胡生亡

海内无多士,交游失二胡。

文章才有数,磊落调元孤。

世已哀词客,人犹病酒徒。

哭君馀两地,寂寞向江湖。

(0)

厓门吊古·其三

北伐歼良将,南征失令图。

人心非去宋,天意乃强胡。

行殿秋烟冷,荒陵夜月孤。

徒衔精卫恨,沧海几时枯。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