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士休将冀北空,共君三五月明中。
帘前工谱霓裳曲,云外香飘桂子风。
十载光阴归玉尺,三条烛焰对金虫。
际兹铁树当华日,合报先春到蓟东。
相士休将冀北空,共君三五月明中。
帘前工谱霓裳曲,云外香飘桂子风。
十载光阴归玉尺,三条烛焰对金虫。
际兹铁树当华日,合报先春到蓟东。
这首诗描绘了在京城寓所与蒋力斋先生相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音乐、香气、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相士”、“冀北”、“霓裳曲”、“桂子风”、“玉尺”、“烛焰”、“铁树”等,不仅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也蕴含了对友情、才华与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相士休将冀北空,共君三五月明中”,以“相士”开篇,暗示了人物的非凡身份或独特眼光,而“冀北空”则可能暗指人才的聚集地,与“共君”形成对比,强调了与蒋力斋先生相遇的珍贵。接着,“三五月明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明亮的月夜景象,为接下来的场景铺垫了背景。
颔联“帘前工谱霓裳曲,云外香飘桂子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优雅与艺术的气息。“工谱霓裳曲”表明蒋力斋先生擅长音乐创作,而“云外香飘桂子风”则通过桂花的香气,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十载光阴归玉尺,三条烛焰对金虫”,转而探讨时间与才华的关系。这里“玉尺”比喻衡量才学的标准,而“三条烛焰对金虫”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智慧的积累,暗示了蒋力斋先生在岁月的磨砺下,才华愈发精进。
尾联“际兹铁树当华日,合报先春到蓟东”,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铁树开花本是罕见之事,此处用来比喻蒋力斋先生的成就即将达到一个高峰,而“合报先春到蓟东”则预示着他的成功将会给蓟东地区乃至更远的地方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与生机,体现了对蒋力斋先生未来成就的肯定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和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蒋力斋先生才华与人格的高度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艺术与未来的美好愿景。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
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
荒园秋露瘦韭叶,色茂春菘甘胜蕨。
人言佛见为下箸,芼炙烹羹更滋滑。
其馀琐屑皆可口,芜菁脆肥薹菹辣。
藏鞭雏笋纤玉露,映叶乳茄浓黛抹。
已残枸杞只留蘖,晚种莴苣初生甲。
南来食鱼忘肉味,久思吾土牛羊茁。
软炊一饱老有味,痛饮百壶今不说。
蒲团斋罢欠伸时,自觉少年心解脱。
春风无形迹,贫舍亦时至。
欲将桃李蹊,易此冰霜地。
朝阳屋角暖,岸帻散衿袂。
迹来饬妻子,裘纩且饮费。
那知事大谬,暮雪卷风至。
单衣不得出,宛转眠被袂。
亦知事不久,顷刻度匪易。
四邻同一欢,初不办此计。
天公擅万物,与夺得自恣。
如何倒寒燠,乃以命为戏。
木枭枭兮苍山巅,回洑重深兮其下九渊。
东风歌兮春水舞,庭肃肃兮神来下。
神来下兮翠帷举,谷冥冥兮春山雨。
雨三休兮神三燕,游云高兮见极蒲,安我舟楫兮君不怒。
水滨之人兮苦思君,菖蒲生兮杨柳春。
解君旂兮醉君御,聊乐一日兮莫予弃。
人才困齐量,能尺不能咫。
谁知钱京兆,狱讼间书史。
平明吏拥堂,过午扫阶戺。
风威变奸傲,应若度淮枳。
清秋动高兴,庭菊粲可喜。
栽培岂无情,收拾自弃委。
客来撷芳秀,岁晏聊尔耳。
新凉一尊酒,九日意在彼。
平生经济手,张赵一泥滓。
何必餐落英,离忧对兰芷。
我行日益深,所遇日益好。
森然过绝壁,惨淡石色老。
层峰乍崩奔,峻峡忽开导。
清溪泻两间,浅濑浮水鸟。
萦纡石路窄,构架野桥小。
娟娟翠筱寒,时见木合抱。
危亭偶平旷,是日见嵩少。
峨峨重云外,傲睨插苍昊。
坐令群山势,凌轹困籍蹈。
平生忽俗事,丘壑情所好。
无谋苟自给,薄官废幽讨。
岂无幽栖士,顾我林下笑。
会当采芝去,富贵曷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