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春十三首·其五》
《感春十三首·其五》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

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

(0)
翻译
放声长啸看天地,手中轻抚白玉琴。
反复抚琴长叹息,谁能理解我心声。
轻浮之人善作态,忽高忽低情感深。
凤凰展翅飞九天,无视草丛中小禽。
觅食只为饱腹求,贪婪却藏金银珍。
得失之间本寻常,穷达荣辱各自循。
命运或穷或通达,荣辱交替难离分。
即使躬耕不息止,暂且吟唱《梁父吟》。
注释
长啸:大声呼叫。
天壤:天地。
白玉琴:珍贵的白色琴。
叹:叹息。
知我音:理解我的琴声。
翩翩:轻盈飘逸。
灵凤:神话中的神鸟凤凰。
蒿下禽:草丛中的小鸟。
择食:选择食物。
良金:贵重的黄金。
得与失:得到和失去。
躬耕:亲自耕作。
梁父吟:古诗篇名,此处指吟唱诗歌。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音乐和艺术高洁追求的诗句,通过描绘一位操琴者在大自然中抚琴的情景,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开篇即以宏伟的气势展现诗人对宇宙之美的仰望,以及手持白玉琴的雅致情趣。白玉琴在这里不仅是乐器,更是纯净艺术的象征。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这是对音乐之美的独自感慨,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知音,这里的“叹”字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和无奈。

接下来的“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则描绘了世间俗人的浮华与浅薄,他们对美的追求只是一时的兴趣,而非内心真实的感悟。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此句中,诗人以灵凤自喻,它飞翔于高空,不再理会那些低俗的小鸟,这是对自己高洁品格的肯定,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这里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蔑视和不屑一顾,同时也强调了精神追求的价值远大于金钱。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诗人在此提出了对待遇得失的态度,以及对于贫贱富贵、荣誉与耻辱的哲学思考,这些都是命运所赋予,而非个人所能左右。

最后,“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土地劳作和文化传承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将自己的感悟和情怀融入到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探讨了艺术家如何在喧嚣的世俗中坚守个人的艺术追求,以及对待名利得失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黄平倩久无书有僧自蜀来传其厌世余不信数日后陶周望书来云闻平倩有疾且求消息于余余谓小修曰必无他诗以志之

积雪峨嵋路,三年渺去鸿。

岷江惟有浪,巫峡祗闻风。

惊绝西僧语,愁深太史筒。

子瞻定不死,吾已料天公。

(0)

哭江进之·其一

石火乍飘红,匆匆四闰中。

才名巴子国,吏迹馆娃宫。

洗海登天月,催芳烂蕊风。

不留长把玩,收拾与虚空。

(0)

游章台寺和小修韵·其二

碧水蠲忙去,红葩引笑开。

兔葵伤故国,狐粉啸空台。

古屋晴生菌,深房昼锁苔。

松音与梵响,一洗大夫哀。

(0)

郝公琰邀过禅堂访诸高衲·其一

白衱与乌藤,相邀访定僧。

君言未合齿,吾屐已先登。

但省乾无事,何忧百不能。

如临幽涧水,虽小却清澄。

(0)

和王以明山居韵·其五

细鸟藏窗叶,幽花缀静枝。

猎心生翠管,冶习露春诗。

为发添尘罥,因寒罢讲期。

贪嗔真可去,何事并除痴。

(0)

美人临镜·其四

百看百如意,随他作笑颦。

回钗生溜影,分耀及旁人。

睡少添自重,思多理注频。

面光滑似水,脂粉不如尘。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