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不能眠,月明疑天曙。
鸡鸣薤露喧,知是侬儿去。
伏枕不能眠,月明疑天曙。
鸡鸣薤露喧,知是侬儿去。
这首诗《吴歌哭子》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位母亲在失去孩子后的悲痛与不舍。诗中通过“伏枕不能眠”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内心的痛苦和无法释怀的情绪。月光如昼,本应是宁静祥和之时,却让母亲误以为天已大亮,可见其内心世界的混乱与哀伤。鸡鸣声起,薤露之音,这些寻常的自然声响,在失去孩子的母亲耳中,却成了催人泪下的哀歌,象征着对儿子离去的不舍与怀念。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朴素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痛苦。通过细节的描绘,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位母亲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哀悼,那份情感真挚而强烈,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