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发白沟河,薄暮宿范阳。
残城无雉堞,枯木鸣白狼。
回首望中原,日落烟茫茫。
天低鹘没处,彷佛见太行。
缅怀昭烈帝,八尺须眉苍。
平生汉社稷,志欲为高光。
惜哉不得就,越在天一方。
里人亦何知,牲酒奠楼桑。
车盖不复见,但有秋草黄。
我来已千载,谁复悲兴亡。
天明登车去,尘雾沾衣裳。
晨发白沟河,薄暮宿范阳。
残城无雉堞,枯木鸣白狼。
回首望中原,日落烟茫茫。
天低鹘没处,彷佛见太行。
缅怀昭烈帝,八尺须眉苍。
平生汉社稷,志欲为高光。
惜哉不得就,越在天一方。
里人亦何知,牲酒奠楼桑。
车盖不复见,但有秋草黄。
我来已千载,谁复悲兴亡。
天明登车去,尘雾沾衣裳。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涿州》描绘了清晨出发,傍晚抵达范阳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白沟河的早晨启程,暗示旅途的艰辛,薄暮时分的范阳宿营,展现出孤寂与荒凉。残破的城墙、哀鸣的白狼,渲染出一种战后的凄凉景象。诗人回首中原,日落烟雾弥漫,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怀念。
诗人缅怀的是刘备(昭烈帝),赞赏他的英姿和为汉室复兴的壮志。然而,刘备未能实现其理想,如今诗人身处异地,只能通过祭祀牲酒寄托哀思。车盖不再,只有秋草黄,象征着历史的沧桑。诗人感慨千年已过,世事变迁,无人再能体会昔时的兴衰。最后,天明登车离去,尘雾满衣,更显离愁别绪。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