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过江州伪汉故都》
《夜过江州伪汉故都》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此地当年建翠华,歌钟云沸五侯家。

眼前谁是池中物,身后徒为井底蛙。

午夜长风催桂楫,满江明月浸芦花。

琵琶哀怨今安在,惟有荒城寄宿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忆。首句“此地当年建翠华”以“翠华”象征昔日的辉煌与尊贵,暗示此处曾是权贵云集之地。接着“歌钟云沸五侯家”,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当时歌舞升平、繁华热闹的景象,仿佛整个天空都被音乐的波浪所覆盖。

“眼前谁是池中物,身后徒为井底蛙”两句,运用比喻,将眼前的景物与历史人物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那些曾经显赫一时,如今却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个体命运的同情。这里的“池中物”和“井底蛙”分别象征着历史上的显赫人物和普通百姓,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无常。

“午夜长风催桂楫,满江明月浸芦花”描绘了一幅夜晚江面的宁静画面,长风催动着小舟,明月倒映在江面上,芦花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沧桑感的表达。

最后,“琵琶哀怨今安在,惟有荒城寄宿鸦”以琵琶的哀怨之声作为结束,与开篇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繁华终将消逝的主题。琵琶声的消失,象征着往昔荣光的不再,而“惟有荒城寄宿鸦”则形象地描绘出今日的荒凉景象,强化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反映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荒凉之间巨大反差的感慨。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送许贞葬

蒿歌引往绋,言出郭南门。

我来临其窆,衰草凄寒原。

情至时掩泣,痛惋不能言。

百年合有死,惜此英妙魂。

我昔有女萝,附此长松根。

托生相因依,绸缪在东昆。

长松一朝折,修蔓绝攀援。

茕茕委中道,有身安用存。

(0)

理坟二首·其一

官竹园头春日斜,手开新土渐成洼。

观生如寄谁非客,视死为归此是家。

白发暂存知电露,青山长卧有烟霞。

慰劳自假閒诗酒,且弄年华与物华。

(0)

十八邻

比比托邻并,相好逾百年。

老少虽消息,林庐无改迁。

辛亥壬子岁,潢潦割相连。

滔滔槩吴会,垫彼公私田。

田中不生谷,辟术无所传。

嚼草草亦尽,仰面呼高天。

惟食累于世,不如枝上蝉。

浑舍相抱哭,泪行间饥涎。

日夜立水中,浊浪排胸肩。

大儿换斗粟,女小不论钱。

驱妻亦从人,减口日苟延。

风雨寻塌屋,各各易为船。

忧厄久不解,岂免疾疫缠。

死者随河流,沈骨鱼龙渊。

生者乞四方,所饱何处边。

两年非一日,几日艰一饘。

逐逐更逐逐,去如飘叶然。

飘叶或回风,故处还周旋。

一去叵测归,归亦何为廛。

乡土及骨肉,岂绝情爱牵。

厚地莫容居,皇天不哀怜。

四郊类兵变,苍莽空人烟。

盗贼国有讨,此祸力难援。

州司旷恤典,势分与民县。

告诉走无门,何况病莫前。

老夫廪无米,亦无广厦千。

对眼不忍见,衷肠惟火然。

便欲吐我哺,纳彼止一咽。

众口相嗷嗷,欲足理莫全。

故好成乖隔,载聚何因缘。

(0)

暮春登虎丘

独信微吟人不知,山花满地悔来迟。

久支绿树阴中杖,仰辨丹崖缺处诗。

日有閒缘游始胜,老无健步出非宜。

一回到此一回少,怕近清泉见鬓丝。

(0)

奉制文武诗·其四

百官俸禄总膏脂,戒石亭前有训辞。

看取汉家青白吏,寸心惟许老天知。

(0)

题墨兰

忽向空山见国香,冷烟凄雨自苍苍。

虚堂夜永琴声歇,一段骚人别恨长。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