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
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
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
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
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
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返回故林,重游旧地的情景。开篇“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表达了诗人释放心灵的烦恼,回到熟悉的自然环境中去寻找曾经美好的记忆。
接着,“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写出了夜晚时分,诗人在巫峡附近徘徊,感受着清冷的月光和宁静的氛围。这里的“堪怜静”暗示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赏,而“路隔巴山莫厌深”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深远山峦的向往。
在下一句,“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中,诗人描述自己在青石之上安然入睡,没有劳累,而是沉浸于对高远云端的憧憬。
最后,“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则写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松树枝头坚固,诗人随意地拥抱着高高的树枝,一直到清晨吟唱。这一段落笔轻巧,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和季节更迭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由。
无聊有恨,正荷花时候、春愁都热。
约个酒人添个影,捲起缃帘望月。
雪藕丝长,剥莲心苦,此意吾能说。
隔窗鹦鹉,为谁也自饶舌。
又到酒倦灯阑,绿茶初酽,越色瓷杯洁。
细数年华惊一昨,各有情怀悽绝。
春草秋花,神仙儿女,甚事无完缺。
凭他铁笛,一声吹上云裂。
连日天气蒸,春光快花剪。
楼阁生暮阴,顿失棉衣暖。
幽人观化心,事事不得懒。
一更纸窗鸣,二更声忽断;
三更启户出,掌湿不可卷。
始知春雨细,一使春风软。
檐响始不闻,树滴渐可辨。
水虫涩新吟,炉烟回虚转。
不觉倍怀人,残灯伴孤馆。
离忧不客极。欲涤愁肠思怎得。吟损两肩耸力。
更枯叶瘦黄,寒风萧索。閒偷一隙。
忘去鸿、离塞为客。杯中月、山河寸影,总是可怜色。
秋寂。烛光摇壁。袅絮思、霓裳暗织。狂评棋局往迹。
我欲乘风,卿缓归陌。管弦虫韵息。
漫错认、池临凝碧。南云望、中原如发,不觉弁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