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青青柳,却被他人折。
香车遇路旁,两心惨哽咽。
古钗落井中,井深苔藓灭。
一朝汲水得,光采犹不缺。
枯柳重芳菲,虞侯真快绝。
不然长别离,万古无完玦。
章台青青柳,却被他人折。
香车遇路旁,两心惨哽咽。
古钗落井中,井深苔藓灭。
一朝汲水得,光采犹不缺。
枯柳重芳菲,虞侯真快绝。
不然长别离,万古无完玦。
这首诗《章台柳》由清代诗人顾峵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章台青青柳,却被他人折”,以“章台”这一古代长安的繁华之地为背景,借“青青柳”象征着美好而脆弱的爱情,被“他人折”则暗示了爱情的易逝和被外界力量破坏的悲剧性。这句诗以景喻情,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接着,“香车遇路旁,两心惨哽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香车代表了富贵与地位,而“两心惨哽咽”则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即使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情况下,爱情的失落依然无法避免。这里通过对比,凸显了爱情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古钗落井中,井深苔藓灭”,这一句通过“古钗”这一传统女性饰品的沉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井深苔藓灭”则强化了这种消逝的彻底性和不可逆转性。同时,这里的“井”也暗含着深邃的寓意,仿佛是命运的深渊,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
“一朝汲水得,光采犹不缺”,在绝望之中,主人公似乎找到了一线希望,通过“汲水得”这一行为,象征着在困境中寻找到一丝光明。尽管“光采犹不缺”,但这种希望是否能持久,是否能真正改变命运,仍是未知数。
最后,“枯柳重芳菲,虞侯真快绝”一句,以枯柳重新绽放生机,象征着生命中即使遭遇最严酷的考验,也有可能迎来转机和重生。而“虞侯真快绝”则表达了对这种生命力和希望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命运的乐观态度。
“不然长别离,万古无完玦”,则以“长别离”和“万古无完玦”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强调了爱情与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残酷性。即使在最美好的时刻,也可能面临分离的命运,而这种分离可能永远无法弥补,成为永恒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对爱情、命运、希望与绝望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光明和重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