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第一山》
《登第一山》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极目俄登最上岩,秋风衰草塞云閒。

漫游江浙几千里,今识东南第一山。

志士逢时宁恨晚,壮怀有泪不须潸。

兴亡自古知多少,天道何曾不好还。

(0)
注释
极目:放眼望去。
俄登:突然登上。
衰草:枯黄的草。
塞云閒:云彩悠闲地堆积。
江浙:长江下游和浙江地区。
东南第一山:东南地区的著名高山。
志士:有志之人。
恨晚:遗憾来得太迟。
壮怀:豪迈的心情。
潸:流泪。
兴亡:国家的兴衰。
天道:自然规律。
好还:循环往复,归于平衡。
翻译
我远望登上最高的岩石,秋风吹过,枯草和云彩显得悠闲自在。
我在江浙一带漫游了数千里,如今才认识到这东南的第一座名山。
有志之士遇到好时机,哪怕来得稍晚也不应遗憾,豪情满怀,即使心有悲痛也不必轻易落泪。
历史上的兴盛衰亡有多少,但自然法则总是循环往复,最终会归于平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登第一山》,表达了作者登临山顶后的感慨。首句“极目俄登最上岩”描绘了诗人远望后毅然登上最高岩石的情景,展现了其豪迈的气概。接着,“秋风衰草塞云閒”以秋风中的荒草和悠闲飘荡的云彩,渲染出一种苍茫而宁静的氛围。

“漫游江浙几千里,今识东南第一山”两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游历历程,感叹在千里江浙间游历后,终于发现了这东南地区的第一名胜——第一山,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

“志士逢时宁恨晚,壮怀有泪不须潸”这两句,诗人以志士自比,表达即使身处晚年,遇到盛世仍满怀壮志,虽有感伤,但并不轻易落泪,显示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最后,“兴亡自古知多少,天道何曾不好还”是对历史兴衰和世间轮回的哲思,诗人认为历史上的兴亡更替难以尽数,而自然法则终会循环往复,暗示着世间万物都在天道的掌控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登高远望,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鳏茕心所念,简牍手自操。

何言符竹贵,未免州县劳。

赖是馀杭郡,台榭绕官曹。

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

山冷微有雪,波平未生涛。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直下江最阔,近东楼更高。

烦襟与滞念,一望皆遁逃。

(0)

有感

绝弦与断丝,犹有却续时。

唯有衷肠断,应无续得期。

(0)

邓鲂张彻落第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

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

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0)

酬令狐相公春日寻花见寄六韵

病卧帝王州,花时不得游。

老应随日至,春肯为人留。

粉坏杏将谢,火繁桃尚稠。

白飘僧院地,红落酒家楼。

空里雪相似,晚来风不休。

吟君怅望句,如到曲江头。

(0)

赠皇甫宾客

轻衣稳马槐阴路,渐近东来渐少尘。

耳闹久憎闻俗事,眼明初喜见闲人。

昔曾对作承华相,今复连为博望宾。

始信淡交宜久远,与君转老转相亲。

(0)

除夜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