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才数日,春意满疏林。
苔补阶前色,禽传竹外音。
山容开晓霁,云气散轻阴。
虚室无尘想,泠然物外心。
入春才数日,春意满疏林。
苔补阶前色,禽传竹外音。
山容开晓霁,云气散轻阴。
虚室无尘想,泠然物外心。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至时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充满了生机与宁静之美。
首联“入春才数日,春意满疏林”,点明时间与氛围,春天刚刚开始,但春的气息已经弥漫在稀疏的树林之中,暗示着万物复苏的景象。
颔联“苔补阶前色,禽传竹外音”,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致。青苔为台阶添上一抹绿意,鸟儿在竹林之外传来清脆的鸣声,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颈联“山容开晓霁,云气散轻阴”,进一步扩展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清晨的雨后,山峦呈现出清新之态,云雾消散,天空一片晴朗,营造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尾联“虚室无尘想,泠然物外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在空旷的室内,没有世俗杂念,心灵仿佛与外界隔绝,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溪边有村落,未始识纷华。
去县只数里,居民踰百家。
山腰荒径转,谷口翠微遮。
老木纷无际,重峦浩莫涯。
力穷才到顶,势尽复成洼。
不定云烟色,难名药草芽。
泥钧罗比屋,涧石载连车。
宛有淳风在,谁云太古遐。
梁随木性曲,檐逐地形斜。
榛路牛呼犊,丛祠雀噪蛇。
倚崖松偃盖,落石浪翻花。
安用游青峤,何须蹑紫霞。
好将诗笔写,还入帝城誇。
已买渔樵舍,毋令后约差。
介圭成礼下中天,春物虽阑色尚妍。
园吏望尘皆辟户,肩舆回步即开筵。
波涛凌乱靴旁锦,风雨纵横拨底弦。
洛邑衣冠陪后乘,寻花载酒愿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