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孙稼生从母陈太夫人》
《挽孙稼生从母陈太夫人》全文
清 / 方浚师   形式: 对联

与吾母同气连枝,筹开九秩,膝长九男,九五福备在一身,正九月霜华,伤心九日樽前,尚插茱萸悲阿姊;

教儿孙登科及第,学富四诗,誉全四德,四三年寄居八宝,证四时佛果,含笑四禅天上,定拈エ卜礼空王。

(0)
鉴赏

这首挽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母亲的缅怀之情。首句“与吾母同气连枝”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与母亲之间血脉相连、情感相通的关系。接着,“筹开九秩”、“膝长九男”,通过数字的累积,展现了母亲长寿且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体现了家族的繁荣昌盛。

“九五福备在一身”一句,巧妙地运用了“九五之尊”的概念,象征着母亲一生享尽了人间的福泽。而“正九月霜华”则以自然景象的描写,暗喻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充满了凄凉与哀伤。“伤心九日樽前,尚插茱萸悲阿姊”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母亲离世时内心的痛苦与悲伤,以及对姐姐的哀悼之情。

后半部分转向对母亲教子育女的赞美:“教儿孙登科及第,学富四诗,誉全四德”。这不仅赞扬了母亲的教育智慧,也体现了她对子女成长的深远影响。接下来,“四三年寄居八宝,证四时佛果”则进一步展示了母亲在精神层面的修为与成就,她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子女们支持,更在心灵上引导他们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最后,“含笑四禅天上,定拈エ卜礼空王”以佛教的四禅天和礼敬空王,表达了对母亲往生极乐世界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母亲永恒的怀念与尊敬。整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逝者无尽的哀思,也是对其一生功绩的深情颂扬。

作者介绍

方浚师
朝代:清

(1830—1889)清安徽定远人,字子严,号梦簪。咸丰五年举人,官至直隶永定河道。有《退一步斋诗文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其二五月十五夜玩月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

素面元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0)

酬陈处士咏雪歌

颍川处士情高古,闲卧烟霞向南浦。

忘却箪瓢陋巷贫,耽嗜琴书醉歌舞。

昨日西风生凛冽,江天惨惨阴云结。

云色苍黄千里同,晚来旋旋飞轻雪。

寒条黏缀生梨花,梅飘絮荡相交加。

危楼粉饰轩窗冷,横桥玉碾栏干斜。

高人啸傲吟情动,醉拾江毫呵晓冻。

狂才意度若元白,满笺灵怪如麟凤。

因遣橘僮封寄余,门者称有陈君书。

殿开咏雪六十字,水晶盘中明月珠。

字字累累可编贯,句句绵绵意不断。

恨无瑛琼奉报酬,胜得美人锦绣段。

君不闻吾皇在上致太平,地不藏珍天降灵。

时闻刺吏奏河清,又报诸侯贺景星。

君心幸有经纶术,休向江湖隐声迹。

云眠雪啸意虽高,争似金銮侍赭袍。

不民虹纶十二犗,明月为钩钓臣鳌。

(0)

清明感事·其二

日转鞦韆影渐斜,忍闻弦管在邻家。

儿童不惯贫滋味,刚拾榆钱索买花。

(0)

今日非昨日

今日非昨日,昨日已可思。

明日异今日,如何能勿悲。

当门五六树,上有蝉鸣枝。

朝听尚壮急,暮闻已衰迟。

仰看青青叶,亦复少华滋。

万物同一气,固知当尔为。

我友南山居,笑谈解人颐。

分我秋柏实,问言归何时。

衣冠污穷尘,苟得犹苦饥。

低徊岁已晚,恐负平生期。

(0)

穷冬曲江闲步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0)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其十七衔鱼翠鸟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

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