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转鞦韆影渐斜,忍闻弦管在邻家。
儿童不惯贫滋味,刚拾榆钱索买花。
日转鞦韆影渐斜,忍闻弦管在邻家。
儿童不惯贫滋味,刚拾榆钱索买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贫家儿童的生活图景。"日转鞦韆影渐斜",通过太阳光线斜照在室内装饰品上的变化,传达了时间缓缓流逝的意境,同时也烘托出一个安静平和的春日午后。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却"忍闻弦管在邻家",表明尽管周遭环境宁静,但邻家的乐音也透过薄墙传入耳中,这不仅是对音乐的感受,更是对生活幸福和美好情境的一种渴望。
而下一句"儿童不惯贫滋味"则直接点出了诗中的主人公——一个习惯了贫穷生活的孩子,内心深处对于丰富美好的憧憬。紧接着的"刚拾榆钱索买花"展现了这个孩子虽然生活在贫困中,但依旧有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他用自己捡来的榆钱去购买花朵,表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环境、向往美好的纯真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贫困家庭儿童对生活美好追求的艰难与坚持,同时也映射出了作者对于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之心。
脩竹生中林,长松在幽壑。
严冬霜霰零,枝叶不黄落。
夷齐归西山,饿死无愧颜。
鲁连蹈东海,一去竟不还。
苏武持汉节,饥来啮寒雪。
遂使李陵惭,去住难为别。
古人重义不顾身,声名烈烈垂千春。
采薇啮雪辞金者,寥寥千载空无人。
眷彼宦游子,胡为寡廉耻。
我歌节士吟,六合清风起。
久郁阳翘望,归舠惜已过。
一方同未得,四蹙感如何。
豸斧番栖钓,金华且狎萝。
仕淹心不竞,道卷节难磨。
九折违官险,重溟出宦波。
竹书榴洞把,鸾酌凤山酡。
至德知无择,全身本自多。
南鸿飞九月,聊以寓离歌。
昔闻吕岩者,玉书授灵宝。
谷神遂不死,骖鸾紫霞岛。
天风吹周游,醉酒邯郸道。
邂逅逢卢生,涸鱼叹枯槁。
卧之通中枕,一梦即荣好。
娶得如花人,龙楼致身早。
簪彤鼎实和,推毂搀抢扫。
历位宗衮尊,俄顷至衰老。
红日薄桑榆,藏舟九泉杳。
黄梁炊不熟,倏忽百年了。
觉来竟虚无,觅之无可讨。
依然跨青驹,春田踏芳草。
浮生咸若兹,腾转似过鸟。
富贵相倾夺,腐鼠争自保。
但为鬼录人,长夜不复晓。
不如委元化,寸心勿萦扰。
亏盈皆自然,进退非拙巧。
鹏鴳同逍遥,万物一何小。
寄语华堂子,安足浪欢恼。
回山肖郛郭,佳秀荡游心。
北栖懑不足,南峭引遐寻。
摛云生新彩,响鸟变兰音。涾?出霄瞰,表里尽高临。
情来畅无际,奇辏领不任。
攀崇复希峻,在窈重怀深。
前探后丽掩,左越右玮沈。
湖状改遵岭,烟华异观林。
樵人时谂蹊,仙陬屡憩阴。
但可寄冲想,聊复弄丘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