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乞书题出,关西谒列侯。
寄家僧许岳,钓浦雨移洲。
卖马登长陆,沾衣逐胜游。
菜肠终日馁,霜鬓度年秋。
诗苦无人爱,言公是世仇。
却怜庭际草,中有号忘忧。
又乞书题出,关西谒列侯。
寄家僧许岳,钓浦雨移洲。
卖马登长陆,沾衣逐胜游。
菜肠终日馁,霜鬓度年秋。
诗苦无人爱,言公是世仇。
却怜庭际草,中有号忘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他方的凄凉心境。"又乞书题出,关西谒列侯"表明诗人通过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关西"则是古代边塞之地,象征着远离家国的边陲生活。
"寄家僧许岳,钓浦雨移洲"中的"僧"可能指的是诗人寄托自己的心事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而"许岳"则是一个地名,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精神寄托之所。"钓浦雨移洲"则描绘了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雨"和"洲"的意象增添了诗中的忧伤色彩。
"卖马登长陆,沾衣逐胜游"显示出诗人生计多舛、生活困顿的情况。"卖马"意味着失去了赖以维持生计的依靠,而"沾衣"则可能暗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如同衣服被雨水浸湿,无法保持干净。
"菜肠终日馁,霜鬓度年秋"反映出诗人生活的清贫和心灵的孤独。"菜肠"比喻平淡无奇的生活,而"霜鬓"则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诗苦无人爱,言公是世仇"中"诗苦"表明诗人的创作之艰辛和不被理解的孤独,而"言公是世仇"则可能指的是诗人与当时的权贵或社会环境格格不入,感到隔阂。
最后两句"却怜庭际草,中有号忘忧"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园的深切怀念以及通过自然景物来缓解内心的忧愁。"庭际草"是家乡的象征,而"号忘忧"则意味着借助这些自然之物暂时遗忘烦恼。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怀念故土的情感,以及对于个人才华不被世人赏识的无奈。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忧伤。
马上千盘岭,中山数仞宫。
词场犹负弩,文战忍韬弓。
韵减石家醋,仙成脉望虫。
长官天子谚,乡里大王风。
水影皆涵岫,人家尽树枫。
烧松云满市,登阁翠流空。
山鸟呼閒客,奇峰礼上公。
鱼胞真自别,龙尾珼相蒙。
谢屐常移齿,张髯免入笼。
夜泉频点白,晓露自研红。
古鼎时留目,蛮音每塞聪。
读书师仲蔚,三径任高蓬。
江波日夜鸣颓绿,眼底屏山青六六。
茶花冷茜烧春云,酒晕生腮红照肉。
先生吟诗新履道,儿童觅砚旧纱縠。
只觉营生让怒鹏,未许卑飞夺倦鹄。
水响风枝伴楚吟,浓烟淡月随燕玉。
竞奇角险建骚场,彻夜灯花守鱼目。
规红缕碧惟好手,入地搜天快神足。
诗成佳恶自平章,除却莨稊留嘉谷。
三年忧国计,髸发飘霜霰。
世事阅飞波,场偶观时变。
辽阳虽左谪,前箸可借便。
昔时风闻者,眼可得而见。
倭奴逼朝鲜,虚费百亿万。
竭尽中国膏,不闻蹶只箭。
东虏近乘胜,虚声震京甸。
我兵折大将,腹背两受战。
辟如相扑人,举手先救面。
弃远固不可,失近岂为善。
公宿负奇策,下马可措办。
志士立功名,不在麒麟殿。
卑官如冶场,英椎听锻鍊。
奇谋若可展,簿尉何足厌。
胸臆不得行,三公犹为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