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原·其三》
《平原·其三》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隅迹茫茫代几更,古堤崩剥势如城。

九河故道都磨灭,何似人心总不平。

(0)
鉴赏

这首诗《平原(其三)》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人性不屈精神的独特感悟。

首句“隅迹茫茫代几更”,开篇即以广阔的视角,描绘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社会在漫长岁月中的变化。这里的“隅迹”既指自然界的边缘痕迹,也暗含着历史的角落,通过“茫茫”二字,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模糊的时空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垠与历史的深远。

次句“古堤崩剥势如城”,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相结合,通过“古堤”的形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沧桑巨变,也隐喻了人类文明的兴衰。此处“崩剥”与“如城”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表现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历史遗迹在时间长河中的脆弱与坚韧。

后两句“九河故道都磨灭,何似人心总不平”,进一步深化主题,从自然景观转向对人性的探讨。诗人将“九河故道”与“人心”进行对比,前者代表了自然界的规律与变化,后者则指向人类内心的情感与意志。通过“磨灭”与“不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尽管自然环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甚至消失,但人类内心的激情与抗争却始终不息,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永恒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人性思考,展现了黄景仁对于历史变迁与人性本质的独到见解,既富有哲理意味,又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寓兴十首·其十

十年插柳枝,今与高树齐。

垂条绿春风,上有流莺啼。

(0)

演雅十章·其四

猩猩陨机阱,鹦鹉锁金笼。

言笑适为累,缄嘿斯保躬。

(0)

赠杨念三道孚

黄鹤楼前月,清辉千里寒。

娟娟过江北,送子别长安。

长安百万家,车马无时閒。

中天耸观阙,四海会衣冠。

怜尔薜萝子,豪华骇新观。

萧萧囊中句,饥坐奏清弹。

漫郎久不惬,逸思生风翰。

寄声武昌鱼,欲从伧父餐。

(0)

感遇二十五首·其十二

登高望海县,秋日丽玉京。

喧阗车马音,风震入青冥。

大明属昌运,戴白不知兵。

华衣美酒食,妇织子孙耕。

生无系虏忧,乃觉患祸轻。

请看五季世,战地犹榛荆。

(0)

晚春

积雨桃李暗,西园已晚春。

平池花照影,深树鸟窥人。

飞近燕知主,青分柳过邻。

浮生似群动,聊复共欣欣。

(0)

宿樊溪

黄州望樊山,秀色如可揽。

扁舟横江来,山脚系吾缆。

大川失汹涌,浅水澄可鉴。

北风吹疏雨,夜枕舟屡撼。

齐安不可望,灭没孤城暗。

奔流略溪口,龙蜃屡窥瞰。

平生千金质,戒惧敢忘暂。

兹游定何名,耿耿有馀念。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