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明太子祠》
《昭明太子祠》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高亮出林阜,云祀萧德施。

相传昔经此,食鱼而美之。

池乃以得名,今以鱼荐祠。

父老沿此说,真谬且勿稽。

我思青宫贤,皎皎玉雪姿。

温恭出至性,聪睿秉夙资。

岂惟艺林鉴,斯文仰在兹。

木鹅乃遭谤,忧患天年移。

嗟嗟明哲嗣,天岂归练儿。

留待短狐辈,覆灭兰陵基。

台城及玄圃,荒址无人知。

此閒缅遗躅,千载馨香贻。

箫鼓集村赛,可笑亦可思。

日暮人四散,水风吹满旗。

(0)
鉴赏

这首诗《昭明太子祠》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昭明太子祠的景象与历史故事,展现了对古代圣贤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句“高亮出林阜,云祀萧德施”描绘了昭明太子祠所在之地的自然景观,高耸的山丘与云雾缭绕的祭祀场景,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相传昔经此,食鱼而美之”引用了关于昭明太子的传说,他曾经在此地品尝美味的鱼肉,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地方风物的欣赏。

“池乃以得名,今以鱼荐祠”则点出了祠堂与当地鱼文化的联系,说明了祠堂的命名与祭祀活动的特色。接下来,“父老沿此说,真谬且勿稽”表达了对民间传说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真实性和传说之间的差异。

“我思青宫贤,皎皎玉雪姿”转向对昭明太子本人的赞美,形容他如冰雪般纯洁高尚的品质,以及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温恭出至性,聪睿秉夙资”进一步描述了太子的内在美德与天赋,强调了他的温文尔雅与智慧。

“岂惟艺林鉴,斯文仰在兹”指出昭明太子不仅是艺术界的典范,更是文化精神的象征,他的存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木鹅乃遭谤,忧患天年移”则通过一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对太子命运的感慨,以及对那些诽谤者的谴责。

“嗟嗟明哲嗣,天岂归练儿”表达了对太子后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先祖的智慧与品德。“留待短狐辈,覆灭兰陵基”则警告那些小人终将受到惩罚,保护了太子家族的荣誉。

最后,“台城及玄圃,荒址无人知”感叹于历史遗迹的逐渐消失,提醒人们珍惜并传承文化遗产。“此閒缅遗躅,千载馨香贻”表达了对昭明太子及其事迹的长久怀念。“箫鼓集村赛,可笑亦可思”描绘了祭祀活动的热闹场面,既有欢笑也有深思。“日暮人四散,水风吹满旗”以日落时分的景象结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昭明太子祠的描绘与历史故事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的思考。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望天池寺

杳霭天池寺,庐山第几峰。

御题丹碣重,荒径紫烟封。

鸟没云无迹,僧归雪有踪。

不辞屐费齿,惆怅隔林钟。

(0)

贲禺曾文卿甫总角能诗能大篆能画赋赠一律

小友吾欣托,仙才尔自殊。

虎头痴欲绝,鸟□□能摹。

彩笔花应妒,清姿酒或扶。

数人凭荫映,今夕且相娱。

(0)

盛德生医士过访

一卧榕溪晚,谁为问索居。

江边吴客棹,箧里越人书。

使我刀圭习,于君酒盏疏。

年来病是懒,可藉药能除。

(0)

伯元明府招集小桃源·其三

古屋青嵓畔,空林明月初。

图书兼汉篆,鸡犬是秦馀。

木客谙人语,园丁进野蔬。

兴来欣命酌,莫遣绿尊虚。

(0)

野望

偶来人境外,古寺倚岩扉。

潭影兼鸥静,松涛带瀑飞。

晚岚千树合,落日一僧归。

此境堪长往,随缘已息机。

(0)

送曾元鲁恤刑浙江

之子扬旌日,君王祝网年。

九天饶雨露,越水自风烟。

葑合桥逾古,堤明柳欲眠。

遥知谳牍暇,应不废诗篇。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