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舌般般学人语,隔溪唤醒厌春女。
宝枕花酣龙脑云,粉香晕透猩红雨。
花前软步询鹦鹉,欢醉归来时几许。
开妆重点圣檀心,夜明帘外金沙吐。
莺舌般般学人语,隔溪唤醒厌春女。
宝枕花酣龙脑云,粉香晕透猩红雨。
花前软步询鹦鹉,欢醉归来时几许。
开妆重点圣檀心,夜明帘外金沙吐。
这首《美人睡起词》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一位美人在春日醒来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
首句“莺舌般般学人语”,以黄莺学舌的生动形象,巧妙地比喻美人的娇柔声音,仿佛黄莺在模仿人类的话语,展现出美人的声音之婉转动人。接着“隔溪唤醒厌春女”,通过溪水的流动,轻轻唤醒了沉醉于春日慵懒中的女子,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对美人的触动。
“宝枕花酣龙脑云,粉香晕透猩红雨”两句,运用丰富的色彩和香气的描绘,展现了美人的奢华生活与精致情调。宝枕之上,花朵似乎沉浸在浓郁的香气中,如同龙脑云雾缭绕;而她身上的粉香则透过猩红色的衣物,散发出诱人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迷人的氛围。
“花前软步询鹦鹉,欢醉归来时几许”描绘了美人在花丛中轻盈漫步,与鹦鹉对话的情景,既体现了她的闲适与自在,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欢乐与满足。最后,“开妆重点圣檀心,夜明帘外金沙吐”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人在夜晚精心打扮的过程,以及窗外月光如金沙般洒落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美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美人睡起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生命力与魅力的女性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苏州女儿嫩如水,髻耸花笼青凤尾。
十二红裳酽梳洗,植立唱歌烟雾里。
一人丰秾玉手指,袖挽翠云弹绿绮。
落花一片天上来,似欲随人波江水。
曲终宴阕歌一觞,行人南游道路长。
明日松江千万顷,烟波云树春茫茫。
巫峡昭君有奇色,毛生欲画无由得。
但作东风背面身,看来已可倾人国。
朝来睡起鬓发垂,手如春笋领蝤蛴。
绣帷幽梦断难续,想像翠黛颦修眉。
春光三月浓于酒,燕燕双飞莺唤友。
不教腻脸露桃花,且喜腰支似杨柳。
君不见汉宫多病李夫人,转面不顾君王嗔。
古来画工画意亦自足,烟雾玉质何由真。
柳色看犹未,梅花折巳堪。
流年空客恨,旧事与谁谈。
落日窥愁绝,东风半醉酣。
云深归晓雁,水暖浴春蚕。
从事终无愧,空餐色有惭。
家山方杳杳,官府谩覃覃。
隐几心犹静,焚香鼻观参。
语新怜鹊喜,声鄙恶鸱贪。
旅迹何时定,归心不厌南。
佳辰近烧烛,盛事忆传柑。
学业虚千卷,生涯寄一庵。
谁能吊双影,无月不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