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常崄巇,驷马带倾覆。
所以慕幽人,偃息在浚谷。
日暮生松风,音响如丝竹。
葵藿分所甘,何必厌粱肉。
布褐足禦冬,狐貉未为燠。
逍遥任所之,无荣亦不辱。
世路常崄巇,驷马带倾覆。
所以慕幽人,偃息在浚谷。
日暮生松风,音响如丝竹。
葵藿分所甘,何必厌粱肉。
布褐足禦冬,狐貉未为燠。
逍遥任所之,无荣亦不辱。
这首诗描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以“世路常崄巇”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尘世之路的艰难与险恶,暗示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之意。接着,“驷马带倾覆”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危险性,暗喻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与失败。
“所以慕幽人,偃息在浚谷。”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渴望在深谷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日暮生松风,音响如丝竹。”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松林间微风吹过,发出悦耳声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意境。
“葵藿分所甘,何必厌粱肉。”通过对比葵花和向日葵对阳光的热爱与满足,与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态度进行反思,指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布褐足禦冬,狐貉未为燠。”则通过衣着的简朴与保暖功能的讨论,强调精神层面的富足远胜于物质的奢华。
最后,“逍遥任所之,无荣亦不辱。”总结了诗人对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生活的追求,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尊严,不受外界荣辱的影响。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广文之孙材且武,身隐关梁谢行伍。
作楼江浒号云山,坐睨江云谁敢侮。
江中舟楫日经过,道上车马何其多。
官纲私载一时集,主人迎客忘讥诃。
掩藏白骨芟林莽,招辑流亡俱安堵。
主人展席客长哦,但云信美休怀土。
惜君不生宣和间,坐销鼠孽应无难。
至今闻说方家洞,能令壮士发冲冠。
请君试上萧王墓,青史无名谁守护。
箫鼓丛祠春复秋,男儿何必生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