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陵杂诗·其一》
《广陵杂诗·其一》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终古垂杨色,春来似画图。

烟花正南部,盗贼已东都。

四帐冷秋月,十宫平绿芜。

至今涡水上,流恨失头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广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深沉的情感。

首句“终古垂杨色”,以“垂杨”为切入点,勾勒出扬州城边那绵延不绝的杨柳,无论岁月如何更迭,这绿色的风景始终如一,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恒常。接下来,“春来似画图”一句,将季节的变换与扬州的美景联系起来,春天到来时,整个城市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美不胜收。

“烟花正南部,盗贼已东都。”这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描绘了南部烟花的繁华景象,另一方面暗示了政治动荡,盗贼横行的局势,反映了社会的不稳定与变迁。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扬州作为江南重镇的独特魅力,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隐忧。

“四帐冷秋月,十宫平绿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扬州在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秋月之下,帐幕空旷,显得格外凄凉;而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荒草丛生,一片萧瑟。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最后,“至今涡水上,流恨失头颅。”这一句直抒胸臆,将情感推向高潮。涡水之上,流淌的是历史的哀怨与遗憾,是失去的头颅,象征着无数英雄豪杰的牺牲与悲壮。这句话不仅点明了扬州的历史地位,更是对那些为国捐躯之人的深切怀念,蕴含着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扬州从繁华到衰败的历史变迁,以及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历史厚重感。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食老菱有感

幸自江湖可避人,怀珠韫玉冷无尘。

何须抵死露头角,荇叶荷花老此身。

(0)

雨后田间杂纪五首·其一

稻田滴水价千金,溪涧求分不肯分。

一雨万畦都水足,却将倾泻作溪浑。

(0)

净远亭午望二首·其二

竹径殊疏欠补栽,兰芽欲吐未全开。

初暄乍冷飞犹倦,一蝶新从底处来。

(0)

芗林五十咏·其三十九槐阴墿

阴作官街绿,花催举子黄。

公家有三树,犹带凤池香。

(0)

戏笔二首·其二

哦诗只道更无题,物物秋来总是诗。

著意染须玄尚白,梳头得虱素成缁。

(0)

正月三日骤暖多稼亭前梅花盛开四首·其二

绝爱西湖疏影诗,要知犹是未开时。

如今开尽浑无缝,只见花头不见枝。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