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荷用新城先生秋柳韵·其十》
《咏荷用新城先生秋柳韵·其十》全文
清 / 黄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伏凭阑气似霜,不容馀热到池塘。

蟾蜍展镜窥珠浦,翡翠裁帘护玉箱。

病雨有人怜卓女,凌波无地见陈王。

綵幡锦槛浑闲事,自筑随身七宝坊。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荷塘之景,以细腻笔触展现荷花之美与环境之静谧。首句“三伏凭阑气似霜”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酷暑与寒霜相联,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所感受到的清凉与宁静。接下来,“不容馀热到池塘”一句,直接点明了荷塘的清凉与避暑之效,引出下文对荷塘中生物的生动描绘。

“蟾蜍展镜窥珠浦,翡翠裁帘护玉箱”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蟾蜍和翡翠鸟赋予了人的行为特征,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在荷塘边的活动情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窥”和“护”的动作,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和谐景象的欣赏与赞美。

“病雨有人怜卓女,凌波无地见陈王”两句,巧妙地引用了古代典故,以“病雨”比喻连绵不断的雨水,表达了对荷花在恶劣天气中的坚韧与美丽;“怜卓女”则暗指对荷花的怜爱之情,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投入。同时,“凌波无地见陈王”可能隐喻了诗人渴望在荷塘中见到某种美好或理想状态,但现实却未能如愿,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

最后,“彩幡锦槛浑闲事,自筑随身七宝坊”两句,以“彩幡锦槛”象征节日庆典的热闹与繁华,与前文的静谧荷塘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自筑随身七宝坊”,则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的富足与满足,不依赖外在物质的堆砌,而是通过心灵的建设来达到精神的自由与独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塘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独特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人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望西山

积翠异诸岳,令人看莫休。

有时经暮雨,独得倚高楼。

云外僧应老,林间水正秋。

到头归隐处,岂在问嵩丘。

(0)

山居·其二

冥心栖太室,散发浸流泉。

采柏时逢麝,看云忽见山。

夏狂冲雨戏,春醉戴花眠。

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

(0)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往字

斤溪数亩田,素心拟长往。

繄君曲得引,使我缨俗网。

风尘岂不劳,道义成心赏。

春郊桃李月,忍此戒征两。

(0)

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

云水生寒色,高亭发远心。

雁来疏角韵,槐落减秋阴。

隔石尝茶坐,当山抱瑟吟。

谁知潇洒意,不似有朝簪。

(0)

故少师从翁隐岩别墅乱后榛芜感旧怆怀遂有追纪

风骚为主人,凡俗仰清尘。

密行称闺阃,明诚动搢绅。

周旋居显重,内外掌丝纶。

妙主蓬壶籍,忠为社稷臣。

大仪墙仞峻,东辖纪纲新。

闻善常开口,推公岂为身。

立朝鸣佩重,归宅典衣贫。

半醉看花晚,中餐煮菜春。

晴台随鹿上,幽墅结僧邻。

理论知清越,生徒得李频。

药香沾笔砚,竹色染衣巾。

寄鹤眠云叟,骑驴入室宾。

近将姚监比,僻与段卿亲。

叶积池边路,茶迟雪后薪。

所难留著述,谁不秉陶钧。

丧乱时多变,追思事已陈。

浮华重发作,雅正甚湮沦。

宗从今何在,依栖素有因。

七松无影响,双泪益悲辛。

犹喜于门秀,年来屈复伸。

(0)

投时相十韵

何以保孤危,操修自不知。

众中常杜口,梦里亦吟诗。

失计辞山早,非才得仕迟。

薄冰安可履,暗室岂能欺。

勤苦流萤信,吁嗟宿燕知。

残钟残漏晓,落叶落花时。

故旧寒门少,文章外族衰。

此生多轗轲,半世足漂离。

省署随清品,渔舟爽素期。

恋恩休未遂,双鬓渐成丝。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