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忆京华侣,经年意若何。
别深乡思减,客久物情多。
淡月回银烛,疏钟带玉珂。
青云如可及,倾盖一相过。
我忆京华侣,经年意若何。
别深乡思减,客久物情多。
淡月回银烛,疏钟带玉珂。
青云如可及,倾盖一相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褒所作的《寄唐进士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京城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长时间分离后对家乡和物事变化的感受。
首句“我忆京华侣”,直接点明了主题——对京城友人的怀念。接下来,“经年意若何”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沉,暗示了诗人对友人长久未见的关切与思念。
“别深乡思减,客久物情多”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诗人离家日久,乡愁渐淡,而外界事物却变得复杂多变的情景。这种情感的转变,既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逐渐淡化,也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个人心境的变化。
“淡月回银烛,疏钟带玉珂”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月色朦胧,烛光摇曳,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伴随着玉珂(古代贵族出行时马匹上装饰的铃铛)的叮咚声。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最后,“青云如可及,倾盖一相过”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能够与友人重逢的期待。这里的“青云”象征着高远的目标或未来的希望,而“倾盖”则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形容两人偶然相遇,即刻交谈甚欢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相聚的乐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扁舟夜泛,向子陵台下,偃帆收橹。
水阔风摇舟不定。依约月华新吐。
细酌清泉,痛浇尘臆,唤起先生语。
当年纶钓,为谁高卧烟渚。
还念古往今来,功名可共,能几人光武。
一旦星文惊四海,从此故人何许。
到底轩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与。
天低云淡,浩然吾欲高举。
南康父老传史君,疾呼急索初不闻。
未尝遣汲谷帘水,三岁只望香炉云。
云徐无心澹无滓,史君恬静亦如此。
飙然一去扫遗阴,便觉歊烦怅千里。
归田负戴子与妻,圃蔬园果西山西。
出门亭皋百顷绿,望云才喜雨一犁。
我知新亭望云好,欲斸比邻成二老。
莫嫌鸡黍数往来,为报襄阳德公嫂。
念子且行矣,要子过我庐。
汲我山下泉,煮我园中蔬。
知子有仁心,不忍钩我鱼。
我池在人境,不与猵獭居。
亦复无虫蛆,出没争腐馀。
食罢往游观,鱍鱍藻与蒲。
清波映白日,摆尾扬其须。
岂鱼有此乐,而我与子无。
击壤谣圣时,自得以为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