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三万六千日,一日思亲十二时。
清秩偶叨非养望,一杯成喜亦成悲。
一生三万六千日,一日思亲十二时。
清秩偶叨非养望,一杯成喜亦成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客中思亲八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身处他乡,对亲人深切思念的情景。
首句“一生三万六千日,一日思亲十二时”,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一生之中有三万六千日,而每日之中,有十二时辰都在思念亲人。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强化了诗人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让人感受到思念之苦与浓烈。
接下来的两句,“清秩偶叨非养望,一杯成喜亦成悲。”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官场中,虽然得到了一些职位(清秩),但这并非出于对权力或地位的渴望(非养望)。一杯酒带来的喜悦,转瞬即化为悲伤,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亲情的深深依恋。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中,一杯酒成为了慰藉,但同时也勾起了对家人的思念,引发了更深的悲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亲人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客上高楼春已非,山花无语野禽啼。
未论老子从前事,且看涪翁以后题。
汴水悠悠云尽处,襄州漠漠月明西。
登临岂是为行乐,试倚长风听鼓鼙。
桂轮逼采,菱沼漾金,潜虬暗动鲛室。
水路乍疑霜雪,明眸洗春色。年时事,还记忆。
对万顷,葑痕龟坼。旧游处,不认三潭,此际曾识。
今度涌金楼,素练萦窗,频照庾侯席。
自与影娥人约,移舟弄空碧。宵风悄,签漏滴。
早未许、睡魂相觅。有时恨,月被云妨,天也拚得。